此次專項行動是由安監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和衛生部等四部委聯合進行。在8月中旬正式啟動,分幾步進行,一直持續到明年年底。
據悉,8月和9月是這次行動部署的重點階段,接下來是企業的自查階段。之后,到明年年末,地方和國家安監部門將開展專項督查。此次會議的重點內容是部署9月開始的企業自查工作以及之后主要監管部門的督查行動。
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對媒體表示,督查重點是礦山開采、石英砂加工、寶石加工、石材加工、冶煉、水泥生產、皮革箱包加工、制鞋、家具制造、五金電鍍、電子制造、裝飾材料加工等行業和生產企業。
中央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李希在部署工作時指出,我國當前職業病形勢已經非常嚴峻,塵肺、職業中毒等重點職業病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每年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常年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人群超過2億人,而且歷年累計報告的職業病病患為70多萬例。
李希表示,報告所反映的職業病問題僅僅是冰山一角,實際的職業病危害情況更嚴重。而且一個時期以來,職業病呈現明顯的聚集性、群發性特點,已經成為危害社會穩定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李希說,今后10~15年中,我國職業病發病趨勢將呈繼續上升的趨勢。由此,此次專項行動非常有必要,而且職業病防治才剛剛開始。
以往,安監總局的安監重點主要在煤礦和非煤礦山。而這次專項活動的開展意味著職業病危害的監管已成為煤礦和非煤礦山以外,安監總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2003年以來,安監部門就負責監管職業健康管理,但因為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撐,遇到不少困難和障礙。而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安監部門是職業病的執法主體。
此外,《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還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是職業病危害防治的責任主體,對違反職業病危害防治有關法律法規、造成職業病危害的生產經營企業將給予最高30萬人民幣的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