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行業迎來了中國經濟復蘇中的消費旺季,不僅水泥價格持續上漲11周,前8個月的水泥投資增速達到了驚人的66.3%。業內人士擔憂,一旦投資增速降下來,這上千億的水泥產能釋放給行業帶來的沖擊令人生畏。
??? 截止到9月25日,國內水泥價格連續上漲11周。金融危機之后,水泥行業迎來了的一個更紅火的“金九銀十”。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2009年1-8月全國水泥制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32億元,比08年同期增長66.30%,全國范圍內新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65條,新增水泥熟料生產能力8,000萬噸,預計短期內水泥行業產能高增長慣性還將持續。
???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處長呂桂新坦言,今年以來,水泥業產量增速確實“超乎想像”,但產能過剩的矛盾在加劇,當前水泥業最主要的矛盾是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呂桂新提醒,“水泥工業發展無近憂有遠慮,水泥產能如不加以總量控制,遲早會有泡沫破裂的一天。”
??? 近期工信部已經多次點名指出水泥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嚴重。據悉,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已經和中國水泥協會一同調研了水泥行業,重點對華東地區“六省一市”擬、待建水泥項目展開調研,發現了安徽和江蘇地區的新建產能激增,結論是華中地區的產能過剩已成定局,初步統計全國在建的熟料生產線達到300多條,產能達到4.3億噸,其中約2億噸產能將于09年點火投產。
???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09年1-8月中國水泥產量為10.28億噸,同比增長17.2%,水泥熟料產量6.61億噸,同比增長15.5%。8月單月水泥產量增速更是高達24.0%,熟料增速也達到18.7%,遠高于近年來水泥產量的平均增速。
??? 顯然,如果任由水泥行業投資持續下去,兩年后對于行業的沖擊將不堪設想。9月初,工信部出臺了新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明顯提高了水泥行業的準入門檻,并將收緊對新產能項目的審批。同時,工信部還將出臺政策助推水泥行業整合。呂桂新透露,工信部即將下發文件,從土地、信貸和項目的準入等方面支持大型企業兼并重組。他認為,目前中國水泥生產企業過多,大約有3,500多家,其中很大部分是中小型水泥企業,它們代表著落后的水泥生產方法,同時這是造成水泥行業重復建設的主要因素。
??? 瑞銀證券分析師密葉舟指出,受基建投資和房地產建筑活動回升的提振,當前中國的水泥需求加速增長。預計不久后政府還將出臺力度更大的舊產能關閉規劃,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關閉絕大多數舊產能。同時,中國水泥行業的整合也將揭開新的篇章,龍頭水泥廠商在并購方面將更有作為。如果這些政策能夠實施,未來幾年內中國的水泥產能凈新增幅度將比此前預期稍溫。
??? 截止到9月25日,國內水泥價格連續上漲11周。金融危機之后,水泥行業迎來了的一個更紅火的“金九銀十”。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2009年1-8月全國水泥制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32億元,比08年同期增長66.30%,全國范圍內新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65條,新增水泥熟料生產能力8,000萬噸,預計短期內水泥行業產能高增長慣性還將持續。
???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處長呂桂新坦言,今年以來,水泥業產量增速確實“超乎想像”,但產能過剩的矛盾在加劇,當前水泥業最主要的矛盾是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呂桂新提醒,“水泥工業發展無近憂有遠慮,水泥產能如不加以總量控制,遲早會有泡沫破裂的一天。”
??? 近期工信部已經多次點名指出水泥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嚴重。據悉,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已經和中國水泥協會一同調研了水泥行業,重點對華東地區“六省一市”擬、待建水泥項目展開調研,發現了安徽和江蘇地區的新建產能激增,結論是華中地區的產能過剩已成定局,初步統計全國在建的熟料生產線達到300多條,產能達到4.3億噸,其中約2億噸產能將于09年點火投產。
???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09年1-8月中國水泥產量為10.28億噸,同比增長17.2%,水泥熟料產量6.61億噸,同比增長15.5%。8月單月水泥產量增速更是高達24.0%,熟料增速也達到18.7%,遠高于近年來水泥產量的平均增速。
??? 顯然,如果任由水泥行業投資持續下去,兩年后對于行業的沖擊將不堪設想。9月初,工信部出臺了新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明顯提高了水泥行業的準入門檻,并將收緊對新產能項目的審批。同時,工信部還將出臺政策助推水泥行業整合。呂桂新透露,工信部即將下發文件,從土地、信貸和項目的準入等方面支持大型企業兼并重組。他認為,目前中國水泥生產企業過多,大約有3,500多家,其中很大部分是中小型水泥企業,它們代表著落后的水泥生產方法,同時這是造成水泥行業重復建設的主要因素。
??? 瑞銀證券分析師密葉舟指出,受基建投資和房地產建筑活動回升的提振,當前中國的水泥需求加速增長。預計不久后政府還將出臺力度更大的舊產能關閉規劃,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關閉絕大多數舊產能。同時,中國水泥行業的整合也將揭開新的篇章,龍頭水泥廠商在并購方面將更有作為。如果這些政策能夠實施,未來幾年內中國的水泥產能凈新增幅度將比此前預期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