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前言
浙江尖峰集團金馬水泥廠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大竹鄉境內。工廠始建于1993年,總規模為水泥40萬噸/年,分二期實施。1996年工廠第一條日產水泥熟料600噸的SP窯生產線投入運營,并形成20萬噸普通硅酸鹽水泥的能力。但是,由于一期工程投資超過1.6億,單位產品成本高,經濟效益不理想,在此情況下,二期工程是用8000萬元,上一條600t/d SP窯生產線,還是稍增加一點投資上一條1000t/d NSP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在集團公司內部引起了爭論,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對投資及經濟效益的分析,最終,決定在原預留的擴建位置上建一條1000t/d熟料的NSP窯生產線,使工廠的最終規模達到56萬噸,成為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廠,通過擴建第二條干法生產線,將金馬水泥廠的水泥生產成本降下來,并使工廠的技術水平上一個臺階。
1998年9月,浙江尖峰集團金馬水泥廠對擴建1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設計進行了招標,我院有幸中標,并立即針對工廠現況,開展研究工作,并于10月完成擴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11月完成該工程的初步設計。12月開始該工程的施工圖設計。1998年12月28日擴建工程破土動工,經過建設、設計、施工、安裝、監理等單位的共同努力,實際投資約8500萬元。于1999年10月1日一次點火成功,燒出了質量合格的熟料,并很快投入正常運行,水泥熟料產量保持在1100t/d左右運行,并在1999年11月、12月及2000年年初的銷售中發揮了效益,為金馬水泥廠經濟效益的提高發揮了作用。實現了1000t/d干法生產線當年開工、當年達標國內新水平。
2 主機設備配置及運營情況
(1) 原料磨
金馬水泥廠采用石灰石、粘土、硫酸渣配料,配合料綜合水份<3.84%。600t/d生產線采用φ3.5×6mm風掃式球磨機作為原料粉磨主機。1000t/d生產線是繼續選用風掃磨,還是選擇立磨、中卸磨、尾卸磨?為了慎重起見,我院對原料進行了易磨性加工試驗,試驗結果,金馬水泥廠石灰石邦德功指數為8.64kwh/t,生料為8.31kwh/t,易磨性等級為A+,易磨性較好。此外,廠院成立聯合調查組對國內1000t/d干法生產線立磨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根據調查結果、原料加工試驗結論及工廠一線風掃磨使用情況,決定新的生產線仍采用風掃磨,規格為φ3.8×7.2m,裝機容量1400kw,設計產量4900孔篩篩余12%時80t/h,粉磨電耗設計為19kwh/t。原料磨投入生產后,其產量超過85t/h,單位產量電耗好于設計指標。
(2) 煤磨
工廠采用煙煤作為煅燒用煤,原煤經過簡易均化后送入煤磨粉磨,原煤水份<10%,粒度<25mm。根據原煤的粒度,含水量及一線煤磨使用情況,1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煤粉制備采用我院φ2.4×(4+2)m風掃式球磨作為主機,該磨機設計裝機容量為240KW,產量為4900孔篩篩余10~12%,出磨煤粉水份<1%時10t/h。目前,該磨機產量一直保持在11t/h以上運行,其它指標都好于設計指標。
(3) 燒成系統
根據金馬水泥廠原料、燃料全部外購的情況,燒成系統配置如下:
a 窯尾預熱器及離線型分解爐:
C1:2-φ3100mm; C2:1-φ4500mm; C3:1-φ4500mm;
C4:1-φ4950mm;C5:1-φ4950mm; 分解爐:φ3300mm
b 窯尾高溫風機:
W6-2×29-7 NO21.5,流量220000m3/h,負壓8000Pa,工作溫度300℃,瞬時450,裝機容量710kW。
c 增濕塔:φ5.8×26m,處理風量177000~195000m3/h
d 回轉窯:φ3.2×50m,斜度4%,裝機容量160kW,轉速0.36~3.57r/min 生產能力1000t/d熟料。
e 熟料冷卻機:LBT24135水平推動篦式冷卻機,入料溫度1400℃,出料溫度65℃+環境溫度,篦床有效面積29.16m2,生產能力1000t/d。
f 窯尾電收塵器:24/10/3×7/0.4魯奇收塵器,處理風量210000m3/h
g 窯頭電收塵器:18/7.5/3×9/0.4魯奇收塵器,處理風量16000 m3/h
上述主機組成的燒成系統,投產后熱耗、產量都優于設計指標(1000t/d、3428KJ/kg.cl)系統運轉率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