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泰集團(9.00,0.00,0.00%)上月公告稱,將投資2.5億元設立亞泰沈陽建材有限公司,拓展東北最大城市的商品混凝土市場。自國際金融危機一年多來,在許多企業瑟瑟發抖時,亞泰集團已先后進行了近十次的收購投資活動,反周期擴張戰略運用得精準嫻熟,新一輪的擴張將為公司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本報記者采訪了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宋尚龍。
記者:金融危機期間,亞泰集團為何敢于逆勢收購?
宋尚龍:我們主要是想利用經濟周期性波動規律,在行業低谷時收購擴張,在行業景氣時發展壯大。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是本公司歷史上收購擴張、投資發展最活躍的時期之一。在金融領域,2009年初先后投資參股江海證券30%多的股權和吉林銀行近10%的股權;在水泥領域,2009年完成了對通化特水99.83%和吉林金圓水泥100%股權的收購,在琿春地區與俄羅斯金雕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為未來進入俄羅斯水泥市場奠定了基礎,在沈陽、哈爾濱設立建材公司,發展商品混凝土等水泥下游產品。此外,公司還與通化和圖們市政府簽訂合作意向,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通過這些投資和擴張,實現公司產業戰略升級。
記者:目前這一輪收購擴張效果如何?
宋尚龍:公司目前對東北證券(41.02,0.00,0.00%)、江海證券和吉林銀行的投資已超過20億元,這些參股的金融公司也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投資收益,公司2009年1-9月實現投資收益2.4億元,占公司當期凈利潤近一半,金融產業的投資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收益。從水泥產業看,2009年,公司亞泰水泥、亞泰明城、亞泰哈水三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已竣工投產,加上收購通化特水、金圓水泥新增的產能,公司年水泥、熟料生產能力接近翻了一倍,公司不僅不會受將水泥產業26%股權轉讓給CRH帶來的權益減少的影響,反而借股權轉讓獲得的資金實現了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將“減法”變成了“加法”。
還有一點體會就是水泥業是資源型行業,要想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要占領資源。目前公司控制的石灰石資源已有雙陽、明城、哈爾濱、阿城等4座石灰石礦山,擁有的石灰石儲量占東北三省已探明儲量的32%,石灰石儲量大而且品位好,預計可供服務60年。
記者:公司在收購兼并后一般是如何進行整合的?
宋尚龍:企業收購完成后,我們實施的策略是“四注入、兩穩定、一改變”,即對收購的企業通過注入機制、注入管理、注入資金、注入品牌,保持經營班子穩定、保持員工隊伍穩定,改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將亞泰的機制、亞泰的理念注入到新企業中,使企業能夠跟上亞泰發展的步伐,煥發新的活力。
記者:資本運作如何體現企業的高成長上?
宋尚龍:是“復制”和“提升”,即通過產業擴張覆蓋新市場、提升產業水平。水泥產業有300-500公里的市場半徑限制,因此水泥產業的擴張基本上是通過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收購、重組來完成的,類似于連鎖店的“復制”。“復制”完成后,下一步就是提升,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企業只有規模沒有質量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