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眸2009——重慶水泥四大亮點三大熱點
1.四大亮點
1)水泥產量3600萬噸,凈增450萬噸,創年增量新高;
2)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0條,凈增產能1200萬噸,創年增產能新高;
3)在建新型干法生成線23條,創行業歷史之最;
4)能耗特高、污染特重的濕法窯全部退出歷史舞臺。
2.三大熱點
?1)投資沖動? 市場在哪?2007年、2008年、2009年重慶市分別核準了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2條、16條、12條,共40條線,若全部建成新增產能6710萬噸,加上原有產能,重慶水泥產能將超過10000萬噸,3000萬常住人口的重慶,水泥銷往何方?呼喚未動工的核準線不要在建了;
?2)淘汰落后? 政策在哪?重慶近2000萬噸落后產能,是國有和集體水泥企業改制的歷史產物,淘汰落后是歷史的必然,但人員如何安置?債務如何處理?必要的補償資金,從何處來?呼喚淘汰落后產能盡快出臺政策;
?3)產能過剩? 路在哪里?重慶水泥抑制過剩和重復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大企業在盤算,小企業在思考如何理性面對未來?呼喚政府不能再核準擴能技改和建設新線了。
2009年已劃句話,可圈可點。載入史冊,值得回味。
二、展望2010——重慶水泥抑制產能過剩刻不容緩
1.三大重點
?1)淘汰落后的攻堅戰。2010年,重慶將有16新型干法線竣工投產,新增水泥產能3000萬噸,常住人口人均增加1噸水泥產能。在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指導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才能為新型干法騰出一定市場空間,只有打攻堅戰,持久戰才會湊效。
2)開拓與穩定市場的攻堅戰。2010年至少有3000萬噸水泥產能集中釋放,本地市場消化不良已成定局,開拓邊際市場,穩定本地市場已迫不及待。
3)延長產業鏈的攻堅戰。上下游產業聯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以利節能減排資源合理配置。
2.三大難點
?
?1)淘汰落后產能,安置企業職工難?,F有民營和股份制企業75%以上是原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的產物,如何安置職工,沒有經驗,沒有資金。但只有把下崗職工安置好,才能保民生、保穩定、保和諧。
2)維護市場秩序,把企業間的價格競爭引導到價值競爭難。產能過剩,低價競爭,搶奪市場的只爭朝夕戰術必須改革。雖然改革難,不改又不行。
3)引導聯合重組,破除既得利益難。打破所有制界限,打破企業級別,實現企業間聯合重組,減少企業數量和惡性競爭的必由路。
2010年:重慶水泥進入夏天,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似夏天般火熱,2011年重慶水泥進入寒冬。三年前的預言,即將變為現實。重慶水泥企業過苦日子的思想正在升華和融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