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言
水泥工業是資源、能源依賴型產業,是我國資源,能源消耗較大的產業之一,由于我國水泥工業是在長期短缺經濟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小企業占居企業數量的主體,所以從整體看資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環境負荷重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變。近年來,隨著水泥產品產能的快速增長,水泥工業的能源消耗、煙(粉)塵排放總量也在相應增加,為此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提出了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目標,要求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累計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5億噸;日產4000噸以上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噸水泥綜合電耗小于95千瓦時,熟料熱耗小于740千卡/千克。因此,我們一定要看到我國水泥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水泥產業結構與生產方式是水泥工業的重要任務,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本文探討了我國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技術支撐與評價問題,包括了技術支撐范圍、支撐技術內容,以及評價節能減排效果的方法與指標等。???
1 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技術支撐
1.1 技術支撐范圍與技術支撐構架
我國水泥工業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正確方向,水泥工業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的目的是:合理而有限的利用自然資源和能源(即節約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使用先進的、高效的、節能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技術和裝備;生產全過程控制對環境的污染,減少有毒有害廢棄物的排放;生產中可以循環使用余熱和廢水且能較多利用工業廢棄物和其它廢物(如生活垃圾);生產符合工業標準的、使用壽命長且無毒無害的水泥產品。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技術支撐范圍,技術支撐體系可用于我國所有水泥生產企業和水泥工程的項目設計。技術支撐的原則、內容、方法、方式和評價方法以及與此有關的法律法規等組成了技術保障體系。?????????????
1.2? 支撐技術的主要內容
1.2.1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
所謂新型干法水泥技術,是指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技術為核心,利用現代流體力學、燃燒動力學、熱工學、計算流體力學、粉體工學等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并采用計算機及其網絡化信息技術進行水泥工業生產的綜合技術。
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內容有:原料礦山計算機控制開采、原料預均化、生料均化、新型節能粉磨、高效預熱器和分解爐、新型篦式冷卻機、高耐熱耐磨及隔熱材料、計算機與網絡化信息技術等,因此,使用該技術進行水泥生產的優點是高效、優質、節能、節約資源、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其特點是:生產大型化、完全自動化、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能實現廢棄物再利用、減少環境負荷、是采用生態技術的切入點,以下分項簡述。?????????????
(1)燒成技術與設備:主要包括內容有高效預熱器及分解爐系統、二檔短窯、高效節能篦冷機(第三代和第四代)、新型高效燃燒器(降低熱耗及減少NOx的排放)
(2)節能粉磨系統與設備:主要包括內容有料床粉磨技術(水泥綜合電耗從以前的100~110kWh/t降低到80~90kWh/t);
(3)高效固氣分離裝置:主要包括內容有用于末端治理新型高效袋收塵器與電收塵器,保證系統粉塵排放接近到零,如采用褶式濾筒的袋收塵器,濾料為新型的膨脹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等,特別適用于粘性粉塵和微細粉塵的收塵;
(4)網絡和信息化技術:主要包括內容有采用現場總線或其他操作控制系統、生料質量控制、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等;
(5)系統優化集成技術:主要包括內容有系統集成技術的關鍵點是原料均化、預分解窯煅燒和節能粉磨工藝的優化組合,水泥生產技術的先進水平最終反映在能耗低、產量高、質量好、生產可靠、勞動生產率高、投資低等方面。
1.2.2 水泥生態化技術
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水泥生態化生產的基本原則是:采用可提高環境效率的水泥生產工藝和技術,生產環境協調性產品,使水泥產品的綜合價值指標最大。
為了提高環境效率,我們必需減少石灰石使用量,保護和節約石灰石資源,同時減少了因CaCO3的分解而帶給環境負荷——溫室氣體CO2的排出量;另外采用集約度低的原料和燃料,如使用低品位石灰石、使用代用粘土、回轉窯使用無煙煤和低揮發份煤等也都是提高環境效率的方法。水泥生態化生產的宗旨是按照生態規律組織生產、消費和處理廢棄物,使經濟系統和諧地概括起來說水泥生態化生產技術有如下幾點:
(1)余熱利用技術與設備:主要指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解決企業自身用電25~30%)、其它余熱利用措施(如余熱采暖和熱力拖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