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
【標準名稱】 水泥物理檢驗儀器抗壓夾具
【標準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標準名稱(英)】 Apparatus for physical test of cement Compression
【標準號】 GB 3350.4-82
【標準發布單位】 國家標準局1982-12-25發布
【標準發布日期】
【標準實施日期】 1983-10-01實施
【標準正文】
本標準適用于檢驗水泥膠砂試體抗壓強度的夾具。
?1? 型式抗壓夾具
如圖所示。有上、下壓板,其受壓面積為25厘米[2]。上壓板帶有球座,用兩根拉簧在框架上,下壓板固定在框架上。
?2 技術要求
2.1上、下壓板長度:62.5±0.05毫米。 2.2上、下壓板兩端面應對齊,間距40毫米時位置度應小于0.2毫米。 2.3上、下壓板寬度:大于40毫米。 2.4上、下壓板厚度:大于16毫米。 2.5上、下壓板自由距離:45 ̄50毫米。 2.6定位銷直徑:5毫米;兩個定位銷的中心間距:68.5毫米。 2.7框架底部下壓板裝配孔:φ50毫米;中心定位孔:φ8x8毫米。 2.8上、下壓板硬度:HRC50 ̄55。 2.9上、下壓板工作面光潔度不低于△7,平面度不大于0.03毫米,其余部分光潔度不低于△5。 2.10球座球面半徑:25毫米;球座凸出上壓板的高度:11毫米。球座凸面部分光潔度為△7,凹面光潔度為△9。由球面中心到邊緣的2/3處應有-寬虔4 ̄5毫米的環帶,保證球座凸凹面為環狀接觸。 2.11上壓板兩端面處刻有中心線(中心線的寬度為0.2 ̄0.3毫米),保證定位銷到壓板中心的距離。 2.12抗壓夾具不放試體時,若加壓到工作位置,壓力機不應有負荷示值。 2.13抗壓夾具的零部件不得有碰傷或劃痕。
3 驗收規則及檢驗方法
?3.1每臺抗壓夾具均應經制造廠質量檢驗部門檢查,簽發質量合格證后方能出廠。 3.2抗壓夾具檢查時使用的主要量具包括: a.分度值為0.02毫米的游標卡尺; b.塞尺; c.硬度計; d.光潔度標準樣板; e.在長度方向刻有中心線的40X40x80毫米專用工具(光潔度不低于△7); f.分度值為0.01毫米的百分表。 3.3本標準第2.1, 2.3 ̄2.7條用卡尺檢查。 3.4本標準第2.2條用專用工具和塞尺檢查。 3.5本標準第2.8條用硬度計檢查。 3.6本標準第2.9,2.10條分別用光潔度標準樣板、百分表、深度卡尺檢查。 3.7本標準第2.11條用40x40x80毫米專用工具檢查。 3.8本標準第2.12條在壓力機上用最小度盤檢查。 3.9本標準第2.13條目測檢查。
4 包裝與標志
4.1每臺抗壓夾具均應有牢固的銘牌,表面和標志應明亮、清晰、耐久,并能防銹,其內容包括:型號名稱、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名。 4.2產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裝箱單及附件等應與抗壓夾具一起裝箱。 4.3夾具加工面應涂油防銹,用塑料袋包裝,放入箱內。 4.4包裝箱上字樣和標志應清楚,內容包括: a.制造廠名,產品名稱及出廠編號; b.收貨單位及地址; C.“防水”、“小心輕放”等。附加說明: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提出,由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歸口。本標準由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水泥科學研究所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徐志學、曾重慶、王文義。本標準委托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水泥科學研究所負責解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