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的上游相關產業包括能源、運輸、采礦、設備制造等產業,其下游相關產業包括房地產、建筑業等產業,同時又與環保產業密切相關。從水泥行業的相關產業來看,水泥行業與國民經濟的諸多基礎產業息息相關,這就決定了水泥行業的發展周期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周期有著密切的關系。另一方面,由于水泥是基礎建設的重要材料,在公路、鐵路、機場、水利、能源、城市設施等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基本建設投資對水泥需求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圖1是近10年以來我國水泥產量增長率與GDP、基本建設投資增長率的對比關系,從中可以看出水泥產量增長與我國基本建設投資增長保持一定的同向性。由于增加固定資產投資通常被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之一,所以基本建設投資增長提前于GDP的增長,水泥產量的增長也較GDP的增長遲后1年左右。
從以上分析得出的結論可以推出:水泥行業是周期性行業,是明顯的需求拉動型行業。它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國家大規模開展基本設施建設,將刺激水泥需求的增長,而需求的增長將帶動價格上升,從而拉動水泥產能和供應量的增長。
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水泥行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水泥是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和高能耗行業。水泥的產品附加值低,而且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較大,在發達國家已被列入限制發展產業。同時發達國家由于基本建設的高峰期已過,水泥需求量減少,加之人工成本、能源消耗、環保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水泥生產呈萎縮的趨勢。與之相比,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基本建設的高峰期,水泥的需求量不斷增長,而且勞動力成本低,人均能耗低,環保要求低,這些都是我國在水泥生產上的國際比較優勢。
在此背景下,發達國家的大型水泥跨國公司和集團會利用他們在水泥生產技術和裝備制造方面的優勢以及在國際資本運作方面的實力,利用我國豐富的原料資源、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以及資金的相對短缺的優勢,采取在我國投資或合資建廠以及購買股權的辦法,將水泥生產基地轉移至我國發展。而國外資金和技術的涌入將一方面提高我國水泥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另一方面也將促使國內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加快自身結構調整的步伐。
WTO對我國水泥行業調整的影響
從關稅方面看,加入WTO對我國水泥工業的影響不大,水泥作為資源型、高能耗型、勞動密集型、低環保性產品,在發達國家已經屬于限制發展的產業,所以關稅水平不高,目前的水泥進口關稅僅為8%,加入WTO后降低關稅對國內水泥市場的影響甚微。
水泥工業在發達國家已屬于“夕陽產業”,但在我國這樣正在進行大規?;窘ㄔO的國家,水泥工業還是“朝陽產業”,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還會有很大的發展。加入WTO后會有國外企業進入,爭奪國內市場。但由于水泥生產銷售具有地域性,以及我國水泥生產在成本上具有的優勢,加入WTO后不會出現國外大量水泥產品直接涌入國內市場的局面。外資更可能采取的策略是直接投資或收購兼并,從而可能會有大量的境外資金通過我國的資本市場流入水泥行業。
加入WTO后國內外資水泥企業的出口比例約定取消,這些外資水泥企業既占有我國資源的優勢,又享受到在國內生產的相對低成本,這些企業生產的水泥將轉為內銷,會對國內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加入WTO后一方面使國內水泥生產企業面臨競爭面擴大、競爭對手增多、競爭壓力加重的局面,同時由于原材料市場與國際的接軌,水泥企業的生產成本可能會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加入WTO就意味著國內水泥企業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就必須利用市場機制,加快產業調整的步伐,運用外力將規模小、污染嚴重、能耗高、效益差的落后企業淘汰出局,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證券市場開放(QFII的實施)對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價格表現的影響
根據其他國家以往的經驗,QFII等外資在剛進入我國A股市場時,可能會從資金安全和流動性角度出發購買大盤藍籌股或指數化產品,且在正式啟動QFII制度的初期,外資對投資國內A股市場會持相對謹慎的態度,資金流入總量和持股比重都不會太大。因此短期內該制度的實施還不會對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價格表現產生較大的影響。
結論
(1)水泥行業作為周期性行業,隨著我國宏觀經濟持續走好,基本建設投資的穩步增長,水泥產品的需求也將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8%~10%),水泥行業有望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2)在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發達國家的大型水泥跨國公司和集團,采取在我國投資或合資建廠以及收購兼并的辦法,將水泥生產基地轉移到我國,而國外資金及技術的進入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國水泥行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3)加入WTO一方面使我國水泥行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被迫加快自身的產業升級步伐,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國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相對優勢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