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建設工程監理質量控制的理論, 結合混凝土工程施工實際, 對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監理需要注意的三個方面的問題作了淺顯的剖析。
由于其自身的優越性, 混凝土結構工程已經起來越多的用于工業、民用建筑以及交通工程基礎設施等方面。所以對于主體結構為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來說, 混凝土質量的優劣具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與壽命。監理工程師對混凝土的施工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但目前施工監理過程中, 發現有些承包商在繼續澆筑混凝土之前, 對施工縫的處理不能嚴格執行規范, 試塊的標準養護也得不到保障、原材料的級配也不能準確調控, 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差。而監理人員沒有足夠重視, 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 及以上現象, 說明大家沒有充分認識到嚴重性, 因此提出來, 與大家同行們交流自己的看法, 以便統一認識, 共同提高監理水平。
1 混凝土結構施工縫的處理
在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留置施工縫留置位置在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綜合考慮了剪力較小和便于施工兩個方面的因素之后做了詳細規定。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 有時缺乏全面理解、片面的強調施工縫的留置位置而給施工帶來了不應有的困難。施工縫的位置宜留置在結構受剪較小, 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是留置施工縫的基本原則。“ 剪力小”和“ 便于施工”兩者要兼而顧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對施工縫留置位置所做的六項規定,應全面正確的理解、執行、不能只顧一點, 不及其余。
施工縫留置位置固然重要, 而在繼續澆筑混凝土之前施工的處理則不能忽視, 混凝土硬化后表面形成的水泥薄膜無疑成了隔離劑, 造成前后分離, 形成質量隱患, 后果不堪設想。而對大體積混凝土構造物, 構造件連續澆筑時間長, 必須采取可行有效的施工工藝, 防止產生施工工作縫而形成施工縫, 影響工程質量,由此可見混凝土施工工藝、施工縫處理, 監理工程師在選擇質量控制點時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2 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質量的優劣, 直接影響到混凝土構造物的內在質量,良好級配的粗骨料、內部形成良好的密實骨架, 混凝土構件的工作性能可靠, 如果忽視了骨料的級配, 則內部往往形成空洞、空隙等質量隱患, 所以監理工程師在重視材料的各項物理性能的同時, 必須嚴把材料關, 粗集料粒徑規格、級配均應符合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