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多數水泥廠在水泥預粉磨設備的規格選型時,常常是以現有球磨機設計生產能力的2倍來選用。這種選型思維比較保守,球磨機的增產幅度受到限制,沒有充分發揮球磨機和預粉磨設備的各自特點。為了充分發揮其優點,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筆者從球磨機結構技改最簡化和提產增幅最大化兩個方面提出預粉磨生產規格選型的意見以供參考。
1、水泥粉磨的理論依據
球磨機用于水泥粉磨生產時,其研磨效率大于破碎效率。同時球磨機做終粉磨設備,具有產品顆粒級配分布合理、<30μm顆粒含量高、水泥細度和顆粒級配能充分滿足水泥強度發展的要求等特點。這也是目前輥式磨、輥壓機、筒輥磨等預粉磨設備所不能取代球磨機作終粉磨設備的關鍵原因。文獻中提到:“應該盡量利用效率高的破碎機取代部分球磨機第一倉的工作,第一倉中應該創造條件多裝小鋼球,第二倉也不能太長,可以縮短球磨機長度。”
為此,本人提出修改看法和意見:
(1)應該采用破碎效率高的預粉磨設備完全替代球磨機的破碎倉工作,將球磨機的破碎功能轉移到球磨機外部進行,取消球磨機分倉,采用單倉簡化磨機結構,全部加裝研磨效率高的小直徑鋼鍛,充分發揮球磨機研磨效率高的特點,使球磨機專門用于水泥研磨。
(2)控制入磨物料的細度,最大限度發揮球磨機的研磨作用,提高球磨機的增產幅度,達到最佳的生產效果。
2、球磨機的改造
據此,對球磨機進行改造,改造后的優點是:
1) 最大幅度的增加球磨機的臺時產量;
2) 取消分倉、簡化了球磨機結構,降低研磨體和各種備件材料的消耗;
3) 減少反復配球所造成的人力物力損失,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4) 改善磨內生產狀況,降低磨內阻力,使磨機通風更加流暢,產品顆粒級配分布更加合理;
5) 增加球磨機的運轉率。磨機不再因為內部的分倉結構屢遭破壞而頻繁停磨檢修,也不因反復配球影響生產;
6) 采用小直徑鋼鍛作研磨體,降低了大直徑鋼球對球磨機筒體的沖擊,保證了機械設備的穩定運行。
德國R..阿斯穆斯等人作過模擬計算,若將物料預磨到勃氏比表面積150~200m2/kg,則球磨機系統產量可以提高100%,能耗降低24~30%。
根據這一結論,當入磨物料的顆粒粒徑達到勃氏比表面積150~200m2/kg,球磨機就可以取消破碎倉,只起最終細磨并控制顆粒形狀與顆粒組成的作用,同時系統產量將提高100%,能耗降低24~30%。
要達到以上目的,必須正確進行預粉磨設備規格選型,選用與球磨機極限能力相配套的設備規格,再結合正確的球磨機結構改造方案,充分發揮球磨機的研磨作用。這樣,就可以實現聯合粉磨系統的生產能力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