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我廠Φ2.2m×6.5m閉路水泥磨機,因磨尾排渣較多,在運轉過程中,出料篩網的磨損較快,新安裝篩網經三、四個月使用便會被磨穿,需經常修補,一只篩網使用壽命只有六、七個月,不但增加維修工作量及費用,而且影響磨機正常運轉。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通過長期觀察、實踐,分析認為,原篩網在結構上存在不合理因素。
(1)原篩網排渣孔太小。當進入篩網的物料經篩選后,篩余的塊狀物料及小塊鐵器等雜物因排渣孔太小不能被及時排出篩網,延長了停留在篩網內的時間,從而加快了對篩網的磨損。
(2)原篩網內導流板的設置實際上沒有作用。從理論上講導流板的設置是使篩余雜物隨篩網轉動順利排出,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篩余物的排出主要是靠磨內粉料不斷涌入篩網,隨旋轉運行將篩余物推向排渣孔,最終被推出磨外。導流板的設置,減小了排渣孔的有效截面積,容易引起卡、堵現象,而去除導流板反而有利于雜物的排出。
根據上述分析、判斷,我們于1996年4月份對原篩網進行了改進,具體改進方法如圖。(1)去除導流板;(2)增加1層擋料圈(原2層,現3層);(3)每層擋料圈均布4個排渣孔;(4)焊制時,一、三層擋料圈排渣孔在同一方向,中間層擋料圈排渣孔位置與一、三層相隔45°。改進后使用至1998年4月一切正常,中間沒有因篩網磨損而停磨檢修過。經檢查,磨損輕微,延長了篩網的使用壽命,節約了維修費用,減輕了維修工作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
【作者:左建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