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此前我們領先全球的回暖,實際上是發燒了!”郎咸平的觀點向來犀利,在7月13日的演講當中,他對于未來的經濟發展并不樂觀,“你們看到的增長都是鋼筋、水泥堆起來的,根本就不是企業的實際增長。GDP當中50%~70%都是鋼筋水泥,而把消費壓縮到只有30%、40%。中國消費之所以少,是因為GDP里面鋼筋水泥太多。”
郎咸平認為,此前刺激經濟增長的“藥方”實際上是有偏差的。“4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汽車家電下鄉、銀行貸款通過地方債平臺進入基礎設施建設等等舉措”,就表面來看是拉動內需,然而其實質只不過是用明天的產能過剩解決今天的產能過剩。
在郎咸平看來,我們的經濟有兩大“內傷”沒有解決,即投資金融環境惡化和產能過剩嚴重。郎咸平認為,二次探底一定會來到,而這次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房地產稅壓不住樓市“火山”
對樓市問題,郎咸平還是用“火山理論”來闡述:制造業資金以及逃避通脹的避險資金由實體經濟流入虛擬經濟,再加上從去年以來政府實行的一系列刺激經濟舉措,形成了活躍的“火山巖漿”。
對于此前熱炒的房地產稅,郎咸平把它比作“一塊來自火星的石頭”,但并不能壓住樓市的“火山”。郎咸平認為,房地產收稅是在老百姓沒有賺到錢的情況下去收,老百姓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是不創造收入的。郎咸平認為,資金就是滾燙的巖漿,政府拿稅收壓得資金沒出路,資金就會像巖漿一樣尋找最薄弱的地方爆發,最后的結果就是惡性通貨膨脹。
解決房價問題可取重慶模式
不同于以往只是尖銳地批評,郎咸平對于重慶模式相當推崇。
郎咸平介紹了重慶做法,首先是4000萬平方米的公租屋,其中30%由地方政府出資,70%由社會融資平臺解決;而后是“地票制度”,最大程度地保障耕地的警戒線;最后是打造IT產業基地,解決就業。而在公租屋的入住方面,重慶采用寬進嚴出,申請很簡便但不住就要把房子還給政府,賣也只能原價賣給政府,這對于權貴階層就沒有鉆營的意義了。
郎咸平說,我們總是急于根據表面現象去作決策,如果像重慶這樣通過一個系統工程去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就有可能終結。
目前投資樓市、股市要“悠著點”
“危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危機低估,甚至無知。”郎咸平提醒大家,當前要做好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打算,目前很多形勢都不明朗,投資樓市、股市等風險都很大,所以短期內要“悠著點”。
對于個人的投資理財而言,未來樓市仍不明朗,政府是征收地產稅還是推廣重慶模式,投資者要觀察;而股市仍然跟房地產市場聯動,現階段只能“悠著點”。而外匯方面,郎咸平給出一招,那就是在危機到來的時候,搶入美元,而在危機到達頂點的時候,拋出換成其他貨幣。
對于企業而言,郎咸平建議企業家目前要保有最大的彈性。如何保有最大的彈性?郎咸平認為是減少負債、提高現金流和停止投資。他以李嘉誠為例,其在金融危機爆發前9個月就開始套現還債,在金融危機爆發前1個月提高現金流,成功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