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加氣混凝土制品的諸多特點進行了分析,介紹了加氣混凝土屋面保溫隔熱材料,列舉了建筑屋面的改造工程實例,提出低密度加層混凝土作為外墻外保溫復合材料的應用范圍。
近年來,由于傳統的普通粘土磚取土毀田嚴重,能耗大,磚塊小,且施工效率低,砌體自重大,抗震性差等缺點日益突顯。大力發展各種輕質、高效、節能的新型墻體材料,使制品向大型輕質化、節能化、利廢化和復合化的方向發展,加快墻體材料革新,推進建筑節能工作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國家建材局、建設部、農業部、國家土地局聯合成立了墻體材料革新與領導小組,多次發文要求加快墻體材料革新,試點工作墻辦發(2000) 06 號文件規定,2001 年在全國160 個大中城市限時淘汰使用實心粘土磚,2003年6月30日后,縣級及以上城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隨之,許多新型的墻體材料相繼推出。其中,加氣混凝土是國內大力發展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品種之一。
加氣混凝土是由磨細的硅質材料(石英砂、粉煤灰、礦渣、尾礦粉、頁巖等) 、鈣質材料(水泥、石灰等) 、發氣劑(鋁粉) 和水等攪拌、澆筑、發泡、靜停、切割和壓蒸養護而得的多孔混凝土制品,屬硅酸鹽混凝土。由于采用蒸壓養護工藝,故也稱為蒸壓加氣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的鈣質材料常有水泥和石灰;硅質材料,常用的有石英砂、礦渣、粉煤灰等;發氣劑則多采用鋁粉。為說明加氣混凝土的不同稱呼時,多冠以主要材料的品種,如水泥—礦渣—砂加氣混凝土、水泥—石灰—砂加氣混凝土、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的強度來源,一方面是SiO2 和CaO 在水熱條件下生成的水化硅酸鈣;一方面是氣泡形成適度,硬結后得到理想的多孔結構,其成孔是因為發氣劑在料漿中與氫氧化鈣發生反應放出氫氣,形成氣泡,使漿體形成多孔結構,反應如下:
2Al+ 3Ca(OH)2+6H2O→3CaO·Al2O3·6H2O+3H2 ↑
加氣混凝土的體積密度一般為300 kg/m3~1200 kg/m3 (燒結普通粘土磚體積密度為1 600 kg/m3~1 800 kg/ m3) ,抗壓強度為0.5MPa~15MPa ,導熱系數為0.081W/m·k~0.29W/m·k(燒結普通粘土磚導熱系數為0.78W/m·K) 。用量最大的為500 級(即ρod=500kg/m3) ,其抗壓強度為2.5MPa~3.5MPa ,導熱系數為0.12W/m·k。加氣混凝土具有輕質、保溫、防火、可鋸、可刨、易加工等特點,可制成砌塊和條板,條板中配有經防腐處理的鋼筋或鋼絲網,用于承重或非承重的外墻、內墻或保溫屋面等。500級的砌塊可用于3層或3層以下房屋的橫墻承重;700級的砌塊可用于5 層或5 層以下房屋的橫墻承重;條板可用作墻板或屋面板,兼有承重和保溫作用,采用加氣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可制成復合外墻板。
加氣混凝土的吸水性強,隨著含水率的增大,強度降低,保溫性變差,從耐久性觀點考慮,采用這種制品時,其表面不應外露,可用抹灰或加裝飾層加以保護。由于加氣混凝土的表面特征和干縮較大,以及吸水的規律有其獨特之處,因此,砌筑或抹面采用的砂漿,包括操作工序,都應區別于一般的磚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