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很難解決的“多發病”,本文對常見的一些裂縫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出一些預防措施,以供參考。
隨著工程建設的迅速發展,各地興建了大量的混凝土建筑。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縫問題具有普遍性,裂縫一旦形成,就會降低結構的耐久性,使構件的承載力降低,還可能危害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我們對混凝土裂縫問題要高度重視,準確分析裂縫產生發展的原因,并從設計、施工上采取相應的措施,盡量避免工程中出現危害較大的裂縫,提高結構構件的耐久性,以及施工質量。
1 對混凝土結構裂縫的認識
混凝土是一種非均質的脆性材料,硬化成型的混凝土構件中由于施工變形等原因存在著許多的微小孔隙和細小裂縫。細小裂縫通常是無害的,但是在承載后,存在溫差時,這些細小裂縫就會發展、聯通,形成宏觀裂縫。宏觀裂縫的存在和發展會使鋼筋銹蝕,降低構件的承載力、耐久性,從而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鋼筋混凝土規范規定:有些結構在所處的不同條件下,允許存在一定寬度的裂縫。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實踐也證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縫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通常是帶縫工作的,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將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我們要盡量減少裂縫的數量和寬度,尤其要避免有害裂縫的出現,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2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和裂縫種類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況較為復雜。工程實踐證明,裂縫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由溫差、收縮、不均勻沉降等引起的變形造成的裂縫,由承載后引起的變形造成的裂縫,以及由組成混凝土的材料性質引起的變形造成的裂縫。根據這些主要因素,混凝土裂縫可歸納為收縮裂縫、溫度裂縫、沉降裂縫、施工裂縫等幾大類。
3 混凝土工程中常見裂縫的分析
3.1 收縮裂縫
收縮裂縫包括干縮裂縫和塑性收縮裂縫。干縮裂縫是由于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不同的結果;塑性收縮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終凝前,抗拉強度很低,由于高溫或較大風力影響而產生的收縮應力超過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而造成的。
3.2 溫度裂縫溫度裂縫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聚集在內部的水化熱不易散發,這就形成較大的內外溫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當溫差產生的表面拉應力大于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時,就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
3.3 沉降裂縫
沉降裂縫主要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均勻、不密實或浸水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夠,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不穩導致。
3.3 施工裂縫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裂縫,原因較多,如配制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質量不合格;現場澆搗混凝土時,振搗不當,振搗時間過長或不足;振搗不密實;大體積混凝土澆注,對水化熱計算不準,現場降溫、保溫工作不到位;施工縫留設位置不當,沒按規定處理施工縫;現場養護措施不到位,養護時間不夠等都會引起施工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