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作為福建省唯一一家水泥行業的上市公司,福建水泥(6.93,0.02,0.29%)(600802)本可以盡情地享有這塊廣闊的市場空間,可惜的是,它的產能僅占全省水泥需求的約7.4%。
8月16日,福建水泥公布了半年報。并無意外之喜,情況反而似乎更糟糕了:
原本在一季度報表中凈利潤預虧6500萬,半年報中凈利潤的虧損值已經高達7122.10萬元;另一方面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0.36%,但營業成本增長的更快,同比增長了12.16%。同時,下半年財務預算全面調低——水泥產量調低近27.38%、水泥銷售調低約27.59%、計劃營業收入和營業總成本全部相應調低。預計到三季度,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虧損不超過1億元(不包含洪災直接損失)。
如果虧損持續到年末,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福建水泥恐怕就難逃被“ST”的命運了。在國家落后產能淘汰的大背景下,福建水泥不斷擴產升級的背后,卻是越來越緊張的資金鏈條——
布局產能升級
巨資打造安砂建福水泥廠
早在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名單出爐的時候,《證券日報》就采訪了福建水泥的證券部林先生。
采訪中,林先生反復提及公司正在致力于產能提升和設備改造,而在公司公告中,投資額度最高、在建時間最長的安砂建福水泥廠引起了投資者的注意。
2007年11月17日,福建水泥公告了《關于投資建設福建安砂建福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水泥生產線帶9000KW純低溫余熱發電系統(9號窯)建設項目的議案》,擬投資6.5億元、建設期為18個月。預計年產熟料150萬噸,水泥200萬噸。其中,首期投資就為5.75億元,由項目資本金和銀行貸款組成。
有投資者就猜測,安砂建福水泥廠在福建水泥的未來產能升級的布局中起著關鍵“棋子”的作用。
林先生曾指出,目前公司水泥的產能還未達到一個能夠彌補生產成本這樣的一個規模。“這就是一個(盈虧)平衡點的問題。”營業收入在增加的同時,虧損也在增加,只有水泥產量能夠達到這個實現盈虧平衡點的規模,才會最終解決公司的虧損問題。
那么安砂建福水泥廠能夠實現這一規模嗎?它給予了福建水泥的怎樣的一個期冀?
林先生強調,雖然沒有經過精確的測算,單從他個人角度他認為:“安砂如果投產達產的話,應該可能公司按照目前的設備,可以達到盈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