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0-11-02 09:55:21 來源:水泥人網

關于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

水泥人網

【時效性】

【頒布單位】 國家發展改革委

【頒布日期】

【實施日期】

【失效日期】

【內容分類】

【文號】 發改工業[2006]1084號

【名稱】

【題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計委)、經貿委(經委)、商務廳、國土資源廳(局)、環保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天津、上海特派辦,各直屬海關,質監局、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銀監會各監管局,國家政策性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國發〔2006〕11號)的有關部署,現將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實施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鋼鐵工業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原材料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鋼鐵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和消費國,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值得注意的是,鋼鐵工業在快速增長的同時,由于受體制和機制不完善的影響,粗放型特征非常明顯,近兩年來,盲目投資問題尤其突出。為加強對鋼鐵等行業的宏觀調控,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盲目投資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103號),及時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發改委、國土、金融、環保、質檢等各部門密切協作,完善調控措施,控制土地、金融兩個閘門效果開始顯現;經國務院審議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具體明確了鋼鐵工業結構調整任務和方向。總體上看,這一輪宏觀調控對抑制鋼鐵工業盲目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投資增長幅度明顯回落。鋼鐵工業投資由2003年增長92.6%回落到2005年27.5%,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2%的幅度基本持平;二是鋼材需求過快增長的勢頭明顯減弱。鋼材表觀消費量增幅由2003年的28%回落到2005年的22%;三是產品結構不斷改善。2005年鋼材板帶比已達38.56%,比2003年提高4.56個百分點;四是企業兼并重組加快。鞍鋼與本鋼,武鋼與鄂鋼,唐鋼與宣鋼、承鋼等企業聯合標志著我國鋼鐵工業重組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五是淘汰落后產能初見端倪。受去年下半年大部分鋼材價格跌破成本的市場壓力,一些技術、設備落后的鋼鐵企業已開始停產、半停產;部分地方,如河南省政府已根據環保等法律法規關閉了部分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盡管鋼鐵工業宏觀調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盲目擴張累積的問題已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和企業還在繼續上新項目,產能過剩的矛盾在進一步加劇,其后果正在顯現。具體表現在:

一是產能過剩的矛盾十分突出。2005年底已形成煉鋼能力4.7億噸,還有在建能力0.7億噸、擬建能力0.8億噸,如果任其全部建成,屆時,我國煉鋼產能將突破6億噸。而2005年鋼表觀消費量在3.5億噸左右,即使考慮到未來鋼材需求的增長,供求也是嚴重失衡的。嚴重短缺的一些鋼材品種,如不銹鋼,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在市場已經過剩的情況下,不少企業仍在違規盲目上新項目,2003年以后新增的煉鋼產能中,經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總局、國土資源部核準的項目產能不足全部新增產能的20%,絕大部分產能未經核準、環評和科學論證。

二是資源供給和環境容量難以支撐。目前,我國鋼鐵工業所用的鐵礦石已有50%以上來自進口,全球新增鐵礦石量的90%以上用于我國的消費,受此影響,2005年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71.5%,今年還有進一步上漲的壓力;2004年鋼鐵工業耗能近3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耗總量的15%,耗新水近40億噸,占工業耗新水總量的14%,運輸量10億噸,占全社會貨運量的6%。而鋼鐵工業增加值僅占GDP的3.14%;鋼鐵工業粉塵年排放量約120萬噸,占工業排放量的14%,鋼鐵企業已成為許多地方的主要污染源,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也是政協和人大代表比較集中關注的問題之一。因此,無論是資源供給還是環境容量,均不允許鋼鐵工業粗放型發展下去了。

三是低水平產能占相當比重。在2004年末形成的4.2億噸鋼產能中,落后的300立方米及以下的小高爐能力約1億噸,20噸及以下的小轉爐和小電爐能力5500萬噸,分別占總能力的27%和13.1%。這部分落后產能,規模小、效率低、污染重、無綜合利用設施,單位能耗通常要比大型設備高出10%至15%,物耗高出7%至10%,二氧化硫排放量高3倍以上,粉塵、煤氣超標排放,對周邊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四是行業惡性競爭已經出現。2005年9月下旬以來,在鋼材價格出現全面下跌,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95%的鋼材產品價格跌破成本,企業產成品資金占用增長50%,鋼鐵工業整體走向微利甚至虧損的形勢下,相當多的企業仍在繼續增產,加劇了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

五是產業集中度進一步下降。由于我國鋼鐵企業數量增長過快,鋼鐵工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張,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2005年我國69家重點統計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的79.81%,比上年下降了3.71個百分點。

上述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資源、能源、運輸和環境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并引發市場惡性競爭,國際貿易摩擦,企業虧損面擴大,一些企業將被迫停產,失業人數增加,銀行呆壞帳擴大等,我國鋼鐵工業有可能再次喪失由大到強轉變的重要戰略機遇。

二、抓住機遇,審時度勢,明確目標,穩妥調控

當前,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入人心,各地區和鋼鐵企業已感受和認識到過度投資的危害和后果,提高了轉變增長方式和加快結構調整緊迫性的認識。鋼材供需形勢的變化,為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帶來了市場壓力,國務院通過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對鋼鐵行業結構調整提出了具體要求。目前,鋼鐵工業正處于結構調整有壓力、發展有動力、宏觀調控有政策的有利時機,要抓住和利用好這一機遇,把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和調整結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鋼鐵工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轉變增長方式、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的重要舉措加以推進。要清醒地認識到,早調整、主動調整比晚調整、被動調整對鋼鐵工業造成的損失少,對社會震動小,更有助于鋼鐵工業增長方式的轉變。

(一)結構調整目標

嚴格控制鋼鐵工業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十一五”期間,淘汰約1億噸落后煉鐵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萬噸落后煉鋼能力等,2006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取得實質性進展;鋼鐵工業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結合城市鋼廠搬遷和淘汰落后產能,建成曹妃甸等沿海鋼鐵基地;產品結構調整取得進展,主要產品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2010年板帶比達到50%;加快兼并重組,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形成2-3個3000萬噸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的比例達到50%以上。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