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摘要:本文從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行業競爭理論出發,在對水泥助磨劑市場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近10年來,隨著國外水泥助磨劑產品的進入, 以及業內人士認識的不斷提高,國內水泥助磨劑的使用率將很快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根據不完全預計,到2012年, 我國大中型水泥企業使用水泥助磨劑的比例將達到90%左右。以年產10億噸水泥計, 摻量按0.3kg/t 計算,每年市場需求可達30萬噸, 產值達50多億元。然而,伴隨著助磨劑產品快速發展的同時,國內助磨劑市場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因行業進入門檻較低,以及缺乏統一質量監督標準,一時間全國各地涌現大量助磨劑企業,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行業利潤率快速下降,它不僅影響著個別企業的生存,也影響著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從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行業競爭理論出發,在對水泥助磨劑市場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1、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行業競爭理論
1.1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簡稱PLC,是產品的市場壽命,即一種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費農認為:產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營銷生命,產品和人的生命一樣,要經歷形成、成長、成熟、衰退這樣的周期。就產品而言,也就是要經歷一個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
(1)第一階段:介紹(引入)期
指產品從設計投產直到投入市場進入測試階段。新產品投入市場,便進入了介紹期。此時產品品種少,顧客對產品還不了解,除少數追求新奇的顧客外,幾乎無人實際購買該產品。生產者為了擴大銷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銷費用,對產品進行宣傳推廣。該階段由于生產技術方面的限制,產品生產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廣告費用大,產品銷售價格偏高,銷售量極為有限,企業通常不能獲利,反而可能虧損。
(2)第二階段:成長期
當產品進入引入期,銷售取得成功之后,便進入了成長期。成長期是指產品通過試銷效果良好,購買者逐漸接受該產品,產品在市場上站住腳并且打開了銷路。這是需求增長階段,需求量和銷售額迅速上升。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潤迅速增長。與此同時,競爭者看到有利可圖,將紛紛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使同類產品供給量增加,價格隨之下屬,企業利潤增長速度逐步減慢,最后達到生命周期利潤的最高點。
(3)第三階段:成熟期
指產品走入大批量生產并穩定地進入市場銷售,經過成長期之后,隨著購買產品的人數增多,市場需求趨于飽和。此時,產品普及并日趨標準化,成本低而產量大。銷售增長速度緩慢直至轉而下降,由于競爭的加劇,導致同類產品生產企之間不得不加大在產品質量、花色、規格、包裝服務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第四階段:衰退期
是指產品進入了淘汰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等原因,產品的銷售量和利潤持續下降,產品在市場上已經老化,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市場上已經有其它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新產品,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此時成本較高的企業就會由于無利可圖而陸續停止生產,該類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陸續結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場。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從產品的市場銷售額和利潤額的變化來進行分析判斷的,反映的是產品的銷售情況及獲利能力在時間上的變化規律,它受國民經濟、技術進步、市場競爭、行業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1.2行業競爭理論
行業競爭理論是從行業特性來分析不同行業的競爭基礎和特點。盡管不同行業之間在特征和結構方面有很大差別,但它們存在著一般規律性特征,這些特征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行業市場規模和競爭范圍
市場規模所反映的行業現在和未來可能達到最大銷售額度。市場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行業內龍頭企業最大的發展空間,同樣也直接影響著行業內競爭程度:小市場一般吸引不了大的或新的競爭者;大市場常能引起大公司的興趣,因為它們希望在有吸引力的市場中建立穩固的競爭地位。行業競爭范圍通常是同質化產品可能競爭最大半徑范圍。導致競爭范圍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產品的物流成本存在。一般而言,單位物流成本與單位產品價值比例越高,產品競爭范圍就越小,反之,則越高。
(2)行業競爭結構和競爭基礎
行業競爭結構反映的是當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行業內廠商相互競爭態勢。它通常包括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和自由競爭三種結構:完全壟斷是行業內只有一家企業,它可以憑借自己的壟斷地位自主定價,獲取高額的壟斷利潤;寡頭壟斷是行業內存在少數幾家企業,它們可以通過價格協議,來獲取寡頭壟斷利潤;完全競爭則是行業內存在很多家企業,它們只能接受行業的市場價格,獲取平均利潤。行業競爭結構與行業的市場規模和進入壁壘有很大關系。當一個行業規模越大、競爭壁壘越低,則接近于自由競爭市場的可能性越大。
行業競爭基礎是在一個行業中取得競爭優勢的所應該具備的條件,它通常包括質量基礎、成本基礎和差異化基礎。其中,質量競爭是指廠商提供不同質量的產品在性能上存在著很大差異,如汽車和電腦行業;成本競爭是指當產品質量能滿足使用者要求條件下廠商可能提供的最低的成本,如鋼材和水泥行業;差異化競爭是當市場需求出現多元化時,廠商能提供不同類型的產品,如服裝行業和餐飲行業。
(3)行業競爭變革動力
行業競爭變革動力是指導致整個行業競爭格局和競爭基礎發生變化的相關推動因素。一般而言,推動行業競爭變革的動力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替代產品的出現。新的替代產品的出現會會使行業的市場規模減小,導致一部分企業退出該行業,從而使競爭格局發生變化;二是行業的技術變革。不同的行業技術變革速度又很大差異,行業的技術變革往往會導致競爭基礎發展變化,可能由價格競爭轉向質量競爭。
行業競爭理論建立在行業經濟特性的基礎上,它所反映的是一個行業未來的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盡管有些行業暫時尚未出現相應的特征,但從長期來看,它是無法脫離其行業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