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0-11-17 13:11:54 來源:水泥人網

蔣衛平:發展循環經濟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水泥人網】以下是金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衛平在建材工業“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發展戰略回顧與展望座談會上的講話。

如果把自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開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世界工業化進程喻為第一輪世界工業化進程,或稱之為傳統工業化道路。那么其后,特別是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的以發展中國家(地區)為主體的世界工業化進程,則可稱之為第二輪世界工業化進程,或曰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歷經計劃經濟、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各階段的發展,既有沉重的教訓,也積累了諸多經驗,并確立了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此過程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建筑材料行業,也實現了長足進步。在此謹以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案例作簡要分析,以期能為行業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可資借鑒之經驗。

一、主動踐行循環經濟理念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現實選擇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

一要使循環經濟理念根植于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心中,從而化為發展循環經濟的自覺行動。

被冠以“兩高一資”帽子的建材行業,如何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從而逐步轉向現代生態工業體系,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計。其決定性前提,也即思想觀念,就是如何深刻地認識和理解何謂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種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的經濟增長模式,但更為重要的是,它更是一種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幾乎涵蓋人類全部活動的發展理念。因此,建材行業要摘掉“兩高一資”的帽子,就必須在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同時,更加主動地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到企業戰略方針的研究制定、更加廣泛地將循環經濟措施運用至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更加深入地將循環經濟理念落實到日常生產管理活動的具體環節,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既符合企業當前利益,也決定著其長遠可持續發展。

作為地處首都的大型國有企業和行業領先企業,金隅集團始終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作為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的最高原則,以規劃指導和制度建設,使其逐步成為企業管理者的思維方式和企業管理的長效機制,并將其列為系統內企業負責人經營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

二要以結構的大力度調整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核心之舉,進而成為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有力保障。發展循環經濟本質上是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安排經濟活動,其核心是建立一種新的生態化產業模式。從宏觀層面講,就是要依據產業關聯技術經濟的客觀比例關系,來調整不協調的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各產業的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優化過程就是通過有關產業政策調整影響產業結構變化的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實行資源優化配置與再配置,來推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發展,最終在不同類別的產業之間形成類似于自然生態鏈的關系,運用反饋式、網絡狀動態聯系,使物質能量流在系統內不同行業之間有序循環。從微觀層面講,企業作為這個大的生態化體系的組成單元或者節點,只有主動進行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組織結構等的持續優化乃至大力度調整,方能適應或積極引領行業發展。

北京金隅集團由成立于1955年的原北京市建筑材料工業局經企業化、集團化、股份化、證券化等多次轉型而來,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以水泥及預拌混凝土——新型建材制造——房地產開發——物業投資與管理為核心產業鏈的大型產業集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結構調整。一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決淘汰了膠合板、硬質纖維板、水泥纖維板、石棉制品、砂石產品等50多種高能耗、高污染、技術附加值低的傳統建材產品,重點發展綠色環保、節能低耗的新型建材產品,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建材制造商之一和環渤海經濟圈建材行業的領導者、京津冀地區最大的水泥供應商和北京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商,并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金隅水泥等各類新型建材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中成為產品品種最多、用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建材供應商,其中高標號水泥在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中的份額達到90%以上。二是在加快建材工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充分利用騰退后的土地,大力發展房地產開發業,金隅集團已成為北京綜合實力最強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年均開復工面積200萬平方米以上)、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開發企業之一(累計超過400萬平方米),并以房地產開發收益反哺、升級和壯大新型建材制造業。三是在實施房地產開發的同時,自持部分優質不動產,大力發展以高端寫字樓經營、度假休閑和物業服務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符合首都定位的都市型產業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金隅集團也是北京最大的投資性物業持有者和管理者,持有的高檔物業超過70萬平方米,經營管理的中高端物業超過100萬平方米。

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當前,金隅集團將結構更加優化、效益更加顯著、發展更加和諧確立為加快實現集團戰略目標的有效路徑,其中結構更加優化是前提和基礎,也必將成為集團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保障。

二、強力推進清潔生產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基礎

清潔生產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實現在生命周期內對產品進行全過程的污染控制與管理,兼顧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有效途徑。就企業層面而言,清潔生產本身即循環經濟的微觀體現,一個產品、一臺裝置、一條生產線都可采用清潔生產的方案。在發展循環經濟的實際運作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清潔生產為此提供了必要手段。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發展循環經濟技術上的前提是產品的生態設計,沒有產品的生態設計,循環經濟只能是一句口號而無法變成現實。因此,推進清潔生產也是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行業發展使命感的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最現實和最理性的選擇;就行業層面而言,在行業發展規劃、行業標準制定、業內競爭自律等方面同樣應以清潔生產的實施成效作為先進性衡量和價值判斷的重要依據。這也是行業協會發揮巨大作用之所在。只有實現微觀和中觀的良性互動,宏觀的或者說廣義的循環經濟才能在更廣范圍和區域內得以發展并獲得最終成效,進而實現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

在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10多年中,金隅集團始終強力推行清潔生產,一方面堅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要達到工藝先進、能耗物耗小、污染排放少的標準和要求,并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污染企業搬遷、新改擴項目以新代老、老污染源限期治理等措施,實現了從單純的末端治理向生產全過程控制的轉變;另一方面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和環保投入,取得了明顯成效。與2000年相比,2009年集團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46%,工業萬元產值取水下降85%,在京工業企業的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COD排放分別下降85.64%、39.91%、87.8%和88.34%,在北京市城市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中,連續多年名列榜首。

三、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舉措

建材行業是目前綜合利用各類廢棄物,尤其是廢物、廢水和廢氣的大戶,也是潛力最大的行業,其中每年消納和利用的各類固體廢棄物約占全國工業部門固體廢棄物利用總量的80%以上,是整個社會實現資源循環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水泥工業來看,綜合利用石灰石和砂巖、礦山廢石生產新型建材,運用粉煤灰和煤矸石替代黏土,運用轉爐渣、硫酸渣替代鐵礦石,運用脫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運用電石渣替代石灰石原料等技術已十分成熟,在實踐中也較為普遍;就利廢第二大行業墻體材料工業來看,粉煤灰、煤矸石、爐渣、礦山廢石、脫硫石膏等的綜合利用量之大及范圍之廣亦非??捎^。因此,許多工業廢棄物都可作為建材產品生產的替代原料和替代燃料。在能源資源問題日益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中央作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部署,對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產業之一的建材工業而言,在節能減排及能源結構調整中大有可為。

目前,金隅集團系統內經省級政府相關部門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已近30家,年均消納粉煤灰、脫硫石膏、廢陶瓷、礦山廢石等各類廢棄物1000多萬噸,產值近60億元。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利用水泥回轉窯余熱發電技術,已在系統內廣泛應用。集團所屬水泥企業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余熱發電裝機總量117兆瓦,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供電近10億千瓦時,節約標煤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90噸,其中僅目前已建成運行的項目每年即可累計發電約3.5億千瓦時,節約電費近2億元。

四、不斷推動自主創新是持續豐富循環經濟發展途徑的動力源泉

建材行業作為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試點行業,在進行初級綜合利用的基礎上,如何對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既是對建材行業社會責任感的考驗,也是對其創新能力的考量。

在即將完成的金隅集團“十一五”規劃期間,集團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資力度,累計投入3億多元用于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累計投入近20億元用于污染擾民企業調整搬遷和落后技術工藝改造,為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此同時,集團通過大力整合技術資源,打造了一流的研發平臺。以北京建材科研總院為依托,墻體材料、水泥混凝土、家具設計、固廢處置、耐火材料、礦棉吸聲板、建筑技術等7個分中心的集團技術中心,被評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不僅為集團自身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也成為行業新技術“孵化器”。

更為重要的是,集團充分發揮水泥這一依托于窯爐的建材工業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自身獨特的先天優勢和廣闊的拓展空間,先后建成并成功運營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利用水泥窯無害化處置工業廢棄物的示范線,不但實現了水泥生產過程中部分原燃材料的有效替代,而且有機物有害成分的焚毀率達到99.99%以上,有效解決了傳統處置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自主研發建成我國第一條依托水泥窯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生產線,年處置能力占北京市生活污泥總量的1/4;承建了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全市最大危險廢棄物處置項目,并已投入運營,項目中廢礦物油、廢鉛酸電池、廢乳化液等處置線年處置能力4.7萬噸,達到城市產業化功能;成功完成垃圾焚燒飛灰水洗及水洗后燒制水泥熟料工藝的中試線的建設,并已具備垃圾焚燒飛灰再利用的產業化基礎;積極探索城市工業污染土壤、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置的有效途徑,建成利用水泥窯焚燒生活垃圾篩上物基礎設施。這些項目的投建和運行,不僅發揮了建材窯爐工業的自身優勢,也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開拓了循環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既實現了集團自身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為城市發展、環境安全和社會和諧做出了積極貢獻。

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國建材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業內同仁積極探索、自覺實踐和不斷創新,需要行業協會悉心指導、宣傳推廣和呼吁引導,也需要政府規范市場、扶優促強和強力支持,但根本在于企業自身主動轉變發展方式,逐步“由大變強”,堅持“靠新出強”,方能在全國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當前和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未來5年有所作為,并努力使建材行業由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試點行業發展成為示范行業,為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

?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