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在我國建材工業“由大變強、靠新出強”跨世紀發展戰略思想指引下,冀東發展集團經歷了“跨區域、多領域、加速度、高贏利”跨越式發展的15年,實現了總資產由17億元增加到361億元,新型干法水泥產能由129萬噸增長到9000萬噸(到今年年底)的飛躍,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鑄就了新的輝煌。
作為中國建材行業的重要成員,公司15年的歷程,既是我國建材工業15年巨變的生動寫照和歷史縮影,也是我國建材工業“由大變強、靠新出強”戰略的成功實踐和創新發展。15年來,公司牢牢把握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的戰略機遇,快速推進規模擴張,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由1條增加到37條,水泥產能位居國內三甲。公司逐步發展成為控制3家上市企業、擁有72家企業、布局11個省區的行業領先企業。2009年10月,根據形勢的需要,冀東水泥集團公司更名為冀東發展集團公司。公司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回顧15年的歷程,冀東發展集團公司所取得的業績,是企業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堅決貫徹行業發展戰略,結合實際、沖破險阻、緊抓機遇、迎接挑戰,堅定不移地擴張發展的結果。15年來,公司堅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以觀念創新為重要保證,以技術創新為第一動力,以管理創新為制勝之寶,以資本擴張為關鍵支撐,實現了規模、體制、機制、技術、管理等系統性全面創新提升,在實現企業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為建材工業由大變強,實現“四個轉變”做出了積極貢獻。
觀念創新是重要保證
觀念決定選擇,創新改變命運。公司能夠走到今天,關鍵是緊緊把握住了國家行業發展戰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推進觀念創新,沿著既定方針堅定不移地實施了企業戰略。
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觀念轉變?!熬盼濉敝酰臼紫仍谫Y本市場上打開突破口,完成了現代企業公司制改造。1996年5月,冀東發展集團的核心企業——冀東水泥股份公司發行社會公眾股6000萬股,同年6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同年7月26日,冀東二線在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同志視察時一次點火成功。公司創造了單一水泥工廠的輝煌。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公司面臨生死攸關的考驗。在此情況下,公司上下積極應對、勇于創新,調整營銷策略、擴大營銷網絡、拓展市場空間、增加水泥品種;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產量,降低成本;精干主業、剝離輔業,搞活經營機制。通過一系列脫胎換骨的改革,公司保持了生機活力和進一步發展的后勁,而最重要的是公司干部員工的觀念,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關鍵性轉變,徹底改變了計劃經濟時代“坐等市場、四平八穩經營”的狀況。
由單一區域、產業,向跨區域、多領域發展觀念轉變。“十五”之初,面對國際、國內產業資本及金融資本的競爭壓力,公司一方面加緊內部改革改制,蓄勢待發,另一方面瞄準國家水泥宏觀調控的政策環境及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以及開發西北、振興東北的歷史機遇,選擇了“鞏固華北、挺進東北、開拓西北”的“三北”發展戰略,適時快速占領“三北”區域市場,保持發展規模和資源優勢。2006年,公司結合實際進一步創新發展了企業戰略,啟動了“水泥板塊區域領先,裝備制造、工程建設板塊跟進國際先進水平”的“一先兩進”發展戰略。
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新形勢,公司對經濟發展和企業前途進行了深度思考和超前判斷,尋求新的發展機遇,研究新的發展模式。隨著國內不少區域水泥過剩趨勢日益顯現,行業內外投資水泥的熱情高漲,將造成產業布局失衡、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局面。公司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將企業戰略進一步完善為“突出主業、相關多元”的發展戰略,拓寬多元化發展道路,增加贏利手段,提升企業競爭實力。公司產業鏈橫向延伸到水泥工程設計、裝備研發制造、水泥工程建設、水泥生產線維修,縱向延伸到混凝土、房地產,同時配套發展汽運、干粉、外加劑、商貿等相關產業。經過10年的發展,公司各板塊之間既相互關聯又自成體系,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逐步延伸,成為產業結構優、經濟效益好、競爭實力強、發展后勁足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