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尾廢氣溫度一般在350°C左右,氧氣含量在4%左右,基本上是惰性氣體。煤粉制備在惰性氛圍下完成,煤粉氧化生熱速度慢,不易自燃,袋收塵不易著火,同時窯尾氣風溫、風量穩定。所以,窯尾取風利于安全生產和穩定操作。但與原料磨用風存在矛盾。原料磨用風要求風量大、風溫較低(200℃左右)。一般窯尾廢氣經增濕塔降溫處理后可全部被原料磨利用。
窯尾取風安全操作要領:(袋收塵著火防護對策同樣適用)
A.? 開窯時,一般窯喂料在200t/h左右且系統穩定后再利用窯尾廢氣開磨。此時風量小,風溫高,磨產量可低些。
B.? 停窯后,及時停止磨機,并控制好磨出口溫度;
C.? 窯尾廢氣近似惰性氣體,操作要控制好氧氣含量。
D.? 盡量少用冷風;
E.? 減少系統漏風;
F.? 原料磨開停機時,要注意對煤磨系統的影響;
G.? 與原料磨操、窯操協調,保證系統用風平穩。
窯頭取風操作要領:
出篦冷機風溫較高(一般在500℃~600℃),風溫、風量波動大,氧氣含量達21%左右。煤粉在富氧氣氛下制備,氧化生熱速度快,袋收塵燃爆的危險性相對較大,可以部分的利用窯頭廢氣,減輕窯頭電收塵的負擔,但安全操作要求更加嚴格。
窯頭取風安全操作要領(袋收塵著火防護對策同樣適用):要嚴格控制磨機出入口溫度,與窯操加強聯系,根據篦冷機風溫、風量變化,及時調整熱風與冷風的配比。
異常情況控制:
A. 開窯時,一般喂料在200t/h左右且系統穩定后再利用窯頭廢氣開磨,此時風量小、風溫低,要加大熱風比例。
B.? 短時間停窯后,風溫較高,但風量不足,如煤粉倉料位不高,可以減產運行,這時一定要注意磨出口溫度和入口負壓的變化,并適時停磨。
C.? 窯跨料或跑生料或跨窯皮時,篦冷機層壓升高,風量偏低,風溫升高。此時根據窯工況及二次風溫的變化,及時加大冷風擋板,減小熱風擋板,控制好磨入口溫度。
D.? 窯飛砂料較多時,窯頭廢氣比熱下降,顯熱高。要注意磨出口溫度的變化;
E.? 如窯二次風用量大,窯頭負壓大時,及時加大冷風或熱風擋板并與窯協調調整二次風量,保證磨內正常用風;
F.? 如因入窯頭電收塵的溫度太高(超過320℃),窯操開冷風擋板降溫時,要注意磨入口負壓的變化;
G.? 窯頭電收塵排風機跳停時,此時風量不夠(三段風機跳停),但風溫度較高,可適當減產;
H.? 窯內燒結較好時,篦冷機風溫高,可適當減小熱風用量;窯內燒結較差時,篦冷機風溫低,可適當加大熱風用量;
I.? 為控制磨機出口溫度,必要時可適當加產或減產;
J.? 在窯投料過程中,為控制磨機出口溫度,必要時可與窯操協調通過調節篦冷機速度來調節其風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