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材戰略性入主祁連山突然變得模糊起來。祁連山昨日公告,擬終止今年3月提出的向中國建材、甘肅省國資委的增發方案,改為向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
? “方案的調整是出于對目前市場環境的考慮,至于是否就意味著放棄引進中國建材還不一定。”祁連山董秘王云鵬對記者如是表示。但對于此次祁連山增發方案的調整,業內人士看法不一。
? “從目前西北水泥市場來看,天山水泥、賽馬實業目前都已經成為中材集團的同盟。海螺水泥、冀東水泥也已經確立已有北方優勢,如果中國建材不想放棄北方水泥市場,就沒有理由選擇退出祁連山。”銀河證券研究員洪亮分析稱,今年水泥行業毛利率普遍下降2%,但是祁連山的毛利率逆勢提升了近10%,這與其目前所處的區位優勢不無關系;因此,祁連山是中國建材推進北方水泥計劃最理想的合作者。
? 洪亮認為,從祁連山的角度來說,在國內水泥巨頭四處擴張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引進資金改善自身不足,擴大區域產能,確立區域性優勢非常重要,增發方案的調整只是為做大做強服務。在中國建材不放棄祁連山的前提下,此次方案的調整還可以消除其他意向股東參與的憂慮。
? 今年3月,中國建材取代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海螺水泥,戰略性認購祁連山定向增發5000萬股。這一變更使得原想復制海螺模式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祁連山成為當時市場議論的熱點。當時,該公司相關人士對本報給出的解釋是,“甘肅省國資委在引進戰略投資時強調要與央企對接”。
? “在上次與公司方面交流的時候,祁連山方面希望對擬建的四個項目合作的方式做出調整,希望擴大項目的投資額,提高中國建材對擬建項目的出資比例,但當時中國建材方面卻沒有給予祁連山方面肯定的答復。此次募集資金的上調或許說明了雙方在合作上還存在分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告訴記者。
? 上述研究員稱,中國建材只能給予祁連山資金和政策上的幫助,但自身人力資源短缺的中國建材卻不能改善祁連山管理效率低、銷售體制弱、市場控制力不夠等的不足。因此,不可能在較短的時期內有效提高祁連山綜合市場競爭力,此次增發方案的調整或許意味著祁連山對引進戰略投資又有新的想法。
? 此前,中國建材曾推出過100億的“北方水泥”投資計劃,但其戰略性布局河北唐山的計劃被中材集團取而代之。如果此次再度失手祁連山,意味著中國建材的“北方水泥”投資計劃或將變成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