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年國內煤炭價格在國際能源價格大漲的推動下,維持在高位運行。煤炭價格的上漲與需求的增長,使煤炭內銷更有利可圖。2007 年我國由煤炭出口國變成了凈進口國。在國內煤炭需求持續增長的拉動下,國內煤炭供求趨于偏緊。在行業集中度提高的背景下,煤炭供求趨緊對煤炭生產企業的議價能力的提高給予了相當大的支撐,并使得成本轉移能夠得以實現。人工成本、采礦權成本、資源稅、環境成本的上升對煤炭價格的上升均起到推動作用。
? 近一年來(2007 年12 月至2008 年12月),普通混煤價格、大同優混價格和山西優混價格分別上漲了70%、88%和89%。隨著國外大宗產品價格的大幅回落,目前國內煤炭價格較前期高點有了50%左右的回調,基本回到了前期的原點。2009 年隨著國際油價繼續回落,以及經濟增速下滑,煤炭的供求緊張的狀況將有所緩解,煤價將難以繼續上漲。在水泥價格繼續上行態勢的預期下,煤價的回落將拓展水泥行業的盈利空間。
? 2008 年前9 月份水泥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725.10億元。受地震災后重建、水泥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后力度加大、節能減排壓力增加等因素拉動,水泥制造業完成投資額增幅大幅提高,同比增長66.46%。其中,水泥生產在建、擬建余熱發電生產線同比明顯增加。
? 由于近年來國家對水泥新上項目實施嚴格控制,導致水泥行業投資在2005 年和2006 年同比分別下降4.8%和6.36%,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2007 年投資增長中的一部分源自于恢復性增長;加之水泥項目用地、鋼材等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項目造價增加15%左右,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水泥投資增幅預計約為18%。
? 2008 年上半年新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42 條,新增產能4120萬噸;2007 年新建成投產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79 條,新增水泥生產能力8000 多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產能約60000 萬噸,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55%。
? 由于2010 年之前要強制性淘汰2.5 億噸的落后產能,在目前新增水泥產能必須“先破后立”,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前提下,才能同規模投資新 的水泥生產線。因此,2008 年的凈新增產能對2009 年貢獻有限。
? 2009 年淘汰落后產能在區域市場將產生階段性供給缺口。2009~2010 年間再強制性淘汰14810 萬噸落后水泥。2007年實際淘汰落后產能5200 萬多噸,而且大部分是在第四季度集中淘汰。
? 城鎮化加速拉動水泥需求穩步增長。2007年底,我國城鎮化水平達到44.9%,進入到城鎮化加速發展期。從發達國家城鎮化的發展來看,在城鎮化加速進程中水泥產業都有一個持續高速發展時期,當城鎮化基本實現,人均累積消費水泥在20噸左右時,水泥消費處于穩定或開始回落。2007年我國人均累計消費量為10.64噸,還有較大的差距,國內水泥業還將維持3~5年的快速增長黃金期。在上述供需背景下,水泥價格將維持上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