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3月份累計水泥產量28,049.19萬噸,同比增長12.92%,較去年同期提高3.75個百分點。扣除1-2月份虛高成分,僅從3月份當月看,水泥產量為12,206.74萬噸,同比增長10.09%,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速回落了16.21個百分點。
除華東地區外,其他地區3月份的水泥產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以處于災后重建中的西南地區漲幅最為強勁,同比上漲了36.2%,單月水泥產量達到1680.34萬噸。而作為全國水泥消費量最大的地區,華東地區的水泥需求依然薄弱,3月份出現同比2.96%的負增長,單月產量為4460.17萬噸。由此可見,對房地產復蘇依賴程度較高的地區依然依靠政府投資拉平固定資產投資的總量。僅華東地區,就有包括浙江、江蘇、山東和上海四省市的水泥單月產量出現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別為14.02%、8.97%、3.70%、13.47%。
但是,水泥需求的旺盛復蘇,卻并沒有帶動水泥價格的上漲。3月底,全國水泥價格持續低迷,水泥產量大省的價格幾乎是在成本線上運營。雖然進入4月份以后,水泥價格出現小幅上揚,但數字水泥網方面認為,這是基于價格觸底后,需求稍有起色的理性反彈,目前市場對旺季提價還處在謹慎試探中,并沒有看到價格全面回暖的跡象。
而根據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統計,3月份全國重點水泥企業銷售水泥4985萬噸,環比增長128%,同比增長8%。從這個角度來看,水泥價格的低迷與小水泥企業復產參與競爭亦有一定關聯。另外,國泰君安建材行業分析師韓其成指出,國家、地方的重點項目尚處前期籌備階段,搬遷、土地整治的費用較大,但并未直接消費水泥,也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大幅同向增長并沒能改善水泥的供需環境、拉高水泥價格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