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產量激增 水泥業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落實以及各地基礎建設項目啟動,水泥行業被視為有望迎來最早的一縷陽光的行業之一。有專家樂觀地預計,2009年全國水泥消費量將達到15.41億噸,同比增長6.3%,增量為9170萬噸。
但是,在行業前景看好的前提下,我們必須看到,我國水泥行業尚未真正走出困境,整個行業的無序狀態依然存在,需要各方理性對待。
理性看待產量激增
由于受國內水泥需求增長趨弱的影響,2009年1月,我國水泥產量增速幾乎為零。1月份我國水泥產量為8200萬噸,與2008年1月持平。進入2月份之后,情況似乎發生了逆轉,據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水泥產量同比激增42.5%;1月~2月累計產量也增長17.0%。
有專家指出,雖然數據顯示2月份水泥產量大幅增長,但并不表明目前國內水泥需求回暖。2008年2月我國廣大地區都受到雪災影響,各項工程建設都被迫停工,水泥需求下降,當月我國水泥產量僅為5958.3萬噸,環比下降6.2%;而2009年2月我國水泥產量達8290萬噸,同比勁增42.5%,但環比卻僅增長1.10%。此外,政府4萬億元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對水泥企業擴大生產也產生一定積極作用。??
另外兩項數據也從側面反映了這一現狀。一是,2009年1月,我國出口水泥僅97.2萬噸,比2008年同期下降59.8%,月度出口量4年來首次降至100萬噸以下,創2005年3月以來水泥月度出口量最低。二是,2009年1月水泥價格全國各地區無一上漲,環比下降0.5%。即使后來短期內上海、廣東等地水泥價格環比略漲,但是今年3月上旬,東南部地區一直籠罩著同比量增價跌的陰影。據網絡監測的城市價格顯示,3月水泥價格同比下降的8個城市中7個在東部地區,其中廣州3月水泥價格同比去年下降30%,南京同比下降13.33%,上海同比下降7.81%,南昌同比下降6.45%。另據監測,其他22個城市價格同比卻不同程度上漲,尤其是西北地區漲幅遠遠超過去年。其中,蘭州市、西寧市、銀川市水泥價格同比漲幅分別為41.38%、77.78%、60.78%。
行業發展受阻結構性矛盾
縱觀水泥行業的發展可以看出,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粗放,不符合新型工業化的要求,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生態和環境壓力大,單產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有專家指出,目前我國水泥行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企業規模小、裝備落后、布局不合理、惡性競爭激烈等現象仍然較為普遍,勞動生產率均比較低,落后生產能力比重大,產品質量檔次低。截至2008年,我國落后裝備生產的熟料比例仍占全國熟料生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另外就是集中度問題。2007年數據顯示,其他國家水泥行業集中度已經達到了80%,而我國的集中度僅為30%左右。??
現在的水泥行業,企業數量已經足夠多、產量足夠大,但大而不強,企業過分分散、惡性競爭不斷加劇。要改變這一現狀不能僅靠企業自身滾動發展,必須通過聯合重組的方式進行。??
嚴格控制產業布局
2003年以來,在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下,全國水泥工業產能已連續7年年平均增長超過1億噸,預計今年全國可生產水泥將超過15億噸,總量已基本滿足經濟建設的市場需求。因此,控制水泥總量,謹慎適度投資,維護未來行業健康發展已刻不容緩。
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已從技術結構調整步入重組聯合、提高生產集中度的組織結構調整階段。僅2008年內我國就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20條,新增水泥熟料產能1.433億噸,新型干法水泥占總量比重已接近70%。水泥需求大省結構比例已經達到70%以上,西北、西南欠發達地區在建項目今年投產后也將達到70%以上。這說明以新建為主調整水泥工業技術結構的任務已在許多省份基本完成,只需少量項目對不完善的地區填平補齊。
水泥行業前景看好
2008年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長放緩,水泥需求能否增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未來中短期水泥供過于求將成為嚴重影響公司未來產能投放后的經濟效益最為不利的因素。雖然,政府不斷出臺刺激經濟的措施,但未來3年內固定投資下降引起下游需求不足,加之水泥工業投資在2006年~2008年加速,打破供需的弱平衡,將對水泥企業業績增長構成較大威脅。
中國水泥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和2008年,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為84.3%和81.4%。但2008年水泥工業投資完成1051.46億元,同比增長60.76%。2008年全國已開工建設的新水泥熟料生產線初步統計有208條,如投產將新增熟料產能24177萬噸,將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
全國水泥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給大型水泥企業進行重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基礎建設和房地產開發落后,當地水泥產能不足,加之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將刺激水泥需求,西部地區的水泥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尤其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