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春煒)昨日,鹿泉市三條總投資13.2億元、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正式竣工投產。至此,該市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達100%,省會西北部建材區水泥生產“脫胎換骨”,跨入了“旋窯”時代。
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水泥生產基地,鹿泉市是全省節能減排“雙三十”單位,建材及相關產業稅收曾占全市稅收的50%,但其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等問題也日益突出。為此,鹿泉市通過了《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從2007年開始對水泥工業結構進行“脫胎換骨”式的升級改造,關停淘汰了全部機立窯水泥生產線,水泥生產企業數量由高峰期的166家減少到目前的3家。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新建總投資13.2億元的鼎鑫、燕趙、曲寨三條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采用國內領先工藝和設備。昨日,三條生產線的竣工投產,標志著鹿泉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工作圓滿完成。
據悉,鹿泉東方鼎鑫水泥有限公司本次點火投產的生產線被列為了省重點工程,是該公司第二條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而河北燕趙水泥有限公司的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是經河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核準的重點工程,該項目節能減排效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過去“飛煙吐塵”式的機立窯生產工藝,到現在新型的干法水泥生產工藝,省會西北部建材區水泥生產工藝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對提升我省水泥行業競爭力有重要意義,同時,對省會空氣環境質量的改善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據介紹,這三條旋窯水泥生產線投產后,該市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總數達到9條,年水泥熟料產能達750萬噸,每年可增稅收7000萬元,煤耗、電耗及二氧化硫、粉塵排放量等指標分別下降31.1%、68.8%、92.6%和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