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過剩,投資過熱,中國水泥行業的投資環境已經日趨艱難。從統計數字上看,目前國內水泥總產能達到17億噸,而市場需求量大約在14億噸左右,有3億噸富余產能。同時,隨著宏觀經濟調控、基本設施逐漸完善等因素,水泥需求也將逐漸減少,水泥企業間的競爭將更加嚴酷。有專家甚至預言,水泥消費拐點趨勢也將提前出現。
水泥企業該如何尋找到自己的發展出路?當前全行業趨于投資飽和的局勢下,水泥行業是否還孕育著潛在的發展機遇?
通過各大國際水泥集團的經驗表明,產業鏈的延伸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降低營銷成本,延長價值鏈,支撐主業的發展,而混凝土產業則是水泥企業延長產業鏈、提升競爭力最具優勢的方向。世界上拉法基、HOLCIM、海德堡、CRH、意大利水泥等跨國水泥公司均已將產業觸角延伸至混凝土行業。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認為,作為上游的原材料產業,水泥不能引領下游市場,其發展受益于投資也受制于投資!從水泥投資的情況來看,一些區域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正逐漸形成。因此,水泥企業要生存和發展,根據自身情況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是必然選擇。
而從中國目前的混凝土行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是小企業多,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混亂,欠款現象嚴重,此種現象造成許多水泥企業因此望而卻步,但這恰恰說明市場需要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對當地的商品混凝土產業進行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規范市場競爭行為。這方面,水泥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生產集中度的經驗也可以借鑒。
本次論壇不但邀請了水泥和混凝土領域的專家、領導,就混凝土與水泥行業發展作出指導性意見,并邀請了華潤、拉法基等水泥延伸產業試水先行者前來分享經驗,以“水泥發展商品混凝土產業的戰略思考”、“當前水泥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分析”、“水泥工業廢棄物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世界混凝土最新研究成果”、“當前經濟形勢分析及對建材工業影響”等多個議題為中心,集合行業集體智慧,共同探尋水泥-混凝土行業在技術創新、延伸產業鏈方面存在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