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海螺水泥(600585,收盤價48.53元)宣布,海螺創業用其所持海螺水泥將近2.04億股股份抵償對平安信托的欠款27.11億元,每股僅13.28元,而海螺水泥昨日收盤價為48.53元/股,以此計算,2.04億股股份的市值高達99億元,平安信托轉瞬間浮盈71.89億元。
????????誰是這筆巨額財富的受益人?由于在信托合同的設置下,委托人身份將不會被披露,“平安信托取得巨額利益后,誰也不會獲知幕后真正受益者。”有不愿具名的建材行業分析師22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而據此前披露,平安信托委托人同是“海螺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工會委員會成員”,這讓此次股權轉讓引起諸多質疑。
??? 海螺創業欠下股權轉讓款
????????海螺創業是如何欠下平安信托巨額債務的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2006年6月28日,海螺集團工會將其擁有的荻港海螺49%的股權、樅陽海螺49%的股權、池州海螺49%的股權及銅陵海螺31.86%的股權委托給平安信托進行經營管理。而??“根據海螺集團工會指令”,平安信托于2006年7月將上述股權以38.3億元的總價轉讓給海螺創業。同月,海螺水泥向海螺創業定向增發2.88億股A股,收購上述4家公司股權,收購總金額即38.3億元。海螺創業也借此進入海螺水泥前3大股東行列。
????????事隔近一年后,2007年6月18日,平安信托與海螺創業簽署《補充協議》,在增發完成3年后的3個月內,海螺創業將支付轉讓款,同時海螺創業每年向平安信托支付相當于股權轉讓款的1%作為延期支付補償金。
????????讓人意外的是,2009年2月19日,平安信托以海螺創業未按時支付延期支付補償金為由提起仲裁。7月15日,蕪湖仲裁委員會裁決,海螺創業以2.04億股海螺水泥股份抵償27.11億元轉讓款,剩余11.19億元仍為平安信托的債權。
????????隨著仲裁結果的執行,平安信托也撿了一個大便宜。海螺水泥董秘章明靜則表示,海螺創業在平安信托催款下,由于沒有持續經營收入,“同時也擔心此后的股價變動風險,才放棄巨額利益的。”而且平安信托也是因為有部分委托人提出解除信托合同而有了較大的催款要求,但交易仍是很正常的。
??? 受益人藏身幕后
????????仔細研一下股權的轉讓歷程可以發現,海螺創業當初實際上充當了平安信托與海螺水泥之間的??“二傳手”。海螺創業是由海螺集團工會持股31.017%,而且包括海螺集團領軍人物郭文叁在內的一批高管是自然人股東。這使得外界認為海螺創業是海螺集團及關聯方管理層、職工變相MBO的平臺。而平安信托的委托人同為“海螺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工會委員會成員”。
????????海螺水泥方面人士指出,歷史遺留問題造成海螺集團工會持有的上述4家公司股權由平安信托代持。2006年在監管層的要求下,平安信托才將上述4家公司股權轉讓給海螺創業再展開定向增發的。
????????不過,這里面仍然藏有諸多疑問。
????????雖然平安信托是以海螺創業未按時支付延期支付補償金為由提出仲裁,但本報記者發現,海螺水泥曾在2008年度分紅,每10股派3元,海螺創業可得8000多萬元,足以償還前兩年的補償金,這顯然與無力支付補償金的說法相矛盾。
????????事情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明了。相關圖片>>>
????????誰是這筆巨額財富的受益人?由于在信托合同的設置下,委托人身份將不會被披露,“平安信托取得巨額利益后,誰也不會獲知幕后真正受益者。”有不愿具名的建材行業分析師22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而據此前披露,平安信托委托人同是“海螺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工會委員會成員”,這讓此次股權轉讓引起諸多質疑。
??? 海螺創業欠下股權轉讓款
????????海螺創業是如何欠下平安信托巨額債務的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2006年6月28日,海螺集團工會將其擁有的荻港海螺49%的股權、樅陽海螺49%的股權、池州海螺49%的股權及銅陵海螺31.86%的股權委托給平安信托進行經營管理。而??“根據海螺集團工會指令”,平安信托于2006年7月將上述股權以38.3億元的總價轉讓給海螺創業。同月,海螺水泥向海螺創業定向增發2.88億股A股,收購上述4家公司股權,收購總金額即38.3億元。海螺創業也借此進入海螺水泥前3大股東行列。
????????事隔近一年后,2007年6月18日,平安信托與海螺創業簽署《補充協議》,在增發完成3年后的3個月內,海螺創業將支付轉讓款,同時海螺創業每年向平安信托支付相當于股權轉讓款的1%作為延期支付補償金。
????????讓人意外的是,2009年2月19日,平安信托以海螺創業未按時支付延期支付補償金為由提起仲裁。7月15日,蕪湖仲裁委員會裁決,海螺創業以2.04億股海螺水泥股份抵償27.11億元轉讓款,剩余11.19億元仍為平安信托的債權。
????????隨著仲裁結果的執行,平安信托也撿了一個大便宜。海螺水泥董秘章明靜則表示,海螺創業在平安信托催款下,由于沒有持續經營收入,“同時也擔心此后的股價變動風險,才放棄巨額利益的。”而且平安信托也是因為有部分委托人提出解除信托合同而有了較大的催款要求,但交易仍是很正常的。
??? 受益人藏身幕后
????????仔細研一下股權的轉讓歷程可以發現,海螺創業當初實際上充當了平安信托與海螺水泥之間的??“二傳手”。海螺創業是由海螺集團工會持股31.017%,而且包括海螺集團領軍人物郭文叁在內的一批高管是自然人股東。這使得外界認為海螺創業是海螺集團及關聯方管理層、職工變相MBO的平臺。而平安信托的委托人同為“海螺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工會委員會成員”。
????????海螺水泥方面人士指出,歷史遺留問題造成海螺集團工會持有的上述4家公司股權由平安信托代持。2006年在監管層的要求下,平安信托才將上述4家公司股權轉讓給海螺創業再展開定向增發的。
????????不過,這里面仍然藏有諸多疑問。
????????雖然平安信托是以海螺創業未按時支付延期支付補償金為由提出仲裁,但本報記者發現,海螺水泥曾在2008年度分紅,每10股派3元,海螺創業可得8000多萬元,足以償還前兩年的補償金,這顯然與無力支付補償金的說法相矛盾。
????????事情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明了。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