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一番事業
前不久,記者來到這家集團公司的總部進行采訪。在整潔、寬敞的總經理辦公室里,首先進入記者視線的是掛在東墻上的一幅行書書法,這是總經理王友春請其好友寫的毛澤東的詩詞《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談及企業的發展,王友春顯得很低調。他說,集團公司剛剛整合組建不久,很多事情都在進行中,我們面臨著很多考驗。他在言語間流露出些許的憂慮。
這種憂慮絕不是空穴來風。當今的遼寧水泥行業,與從前不同。曾經穩坐我國水泥行業頭把交椅的遼寧,現如今已雄風不再。國內眾多水泥大鱷覬覦著遼寧,乃至東北的水泥市場。河北的冀東、山東的山水、河南的天瑞、吉林的金剛已經陸續登陸遼寧,并以沈陽、大連為中心,在遼寧紛紛設點建廠。一時間,爭資源、奪市場,誰都想爭得一碗羹。面對這種局面,作為地方企業難免會產生憂慮。怎么辦?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干出一番事業來。
2007年4月12日,在本溪市溪湖區火連寨營子村的山腳下,1條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正式奠基。領導和指揮這場戰役的便是全國建材行業改革三十年代表人物、影響遼寧建材行業十大人物、本溪市人大代表、遼寧省水泥協會會長王友春。這項工程的開工,預示著一個強勢水泥企業的崛起。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運作,2008年3月,各項基礎建設工程順利竣工。同年6月,兩臺水泥磨實現空負荷運轉,成品包裝系統也同時手動試車成功。同年10月,余熱發電系統一次試車成功。至此,5000t/d水泥生產線的試車任務全部完成,并順利開始試生產,實現了由建設期向調試期,再向生產期的快速、良性過渡。生產線投入試生產后,共生產熟料86萬噸,水泥7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實現了企業生產運營的開門紅。該公司所屬子公司遼寧富山水泥的1條 5000t/d熟料生產線也于2008年8月點火投產。緊接著,在遼東、遼西,一個個年產120萬噸至200多萬噸的粉磨站紛紛立項并投入建設。
提倡一種精神
中北水泥集團是一家國有大型企業,是沈煤集團確定重點發展的五大板塊之一,因此中北水泥有著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王友春的文化功底十分深厚,在介紹企業文化時,他成竹在胸,侃侃而談。他說,一家企業總要提倡一種精神。中北水泥企業的核心理念是“厚德載物,和諧至盛”。他解釋說,“德”是一種品質、一種精神,是企業的核心道德觀,也是中北水泥完善自我、不斷求新、求進,以卓絕的品質、深厚的底蘊,承載重任,回報社會,共筑和諧的博大胸懷;“和”是一種狀態、一種需要,一種過程,是富民強企的必由之路,也是天、地、人三者的共融共生。企業既是國家、社會的細胞,又是創建和諧社會的主體。“盛”是一種追求、一種理想、一種目標,也是企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的最高境界,在攀登與超越中,一股持續向上的張力,向上生長從不止息;“德”則善利萬物,“和”則枝繁葉茂,“盛”則生生不息,“德、和、盛”———厚德載物,和諧至盛之精妙也!
他告訴記者,中北水泥的宗旨是以“堅實品質”服務社會。“品質”的內涵包括產品質量、管理質量及其他工作質量。“堅實品質”是支撐中北水泥事業大廈的基石,也是承載產品價值的保障,樹立讓一切工作成為精品的品質意識,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立身之本。“服務社會”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根本目的,恪守行業道德,用品質回報社會,謹記社會責任,用服務傳遞文明。以德興業、以質登峰、以人固本、以和求成。“德”根植于企業的每一處脈絡;“以德興業”是我們共同崇尚的價值導向;“質”貫穿于生產與服務的每一處細節,“以質登峰”是我們共同遵循的求強之擎;“人”構成了現代企業的不朽靈魂,“以人固本”是我們共同認可的卓越之基。“和”實現了外部平衡與內部協調的最高境界,“以和求盛”是我們對企業生存之道最貼切的解讀。
王友春總結道,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共同信奉,并付諸實踐的價值觀念。現代企業發展實踐表明,塑造優秀企業文化是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企業持續、有效、快速協調發展的力量源泉。
王友春動情地說,今年年初,由于東北特有的氣候環境原因,建筑市場低迷,企業曾一度壓低產量,而我們利用這段時間開展勞動競賽、技術培訓,并多次舉辦形勢報告會,宣講國家的政策優勢和企業的技術優勢。雖然銷售量大幅減少,但我們并沒有降低職工工資,“兩節”期間還增加了職工福利。春節前后,我們舉辦了聯歡會、書畫攝影大賽、拔河比賽、模特大賽等群眾性文體活動。今年開春以后,企業還投入資金對廠區進行綠化。這一切都讓職工們看到了企業的希望,光明的前景。為了調動職工的熱情,通過問卷調查,獎勵合理化建議,讓大家都參與到公司的各項決策中來。良好的風貌、飽滿的熱情為企業增添了效益。進入4月份以后,水泥日產量達7000噸,熟料日產6000多噸,發電量每小時1萬千瓦,均大大超過了設計能力。近兩個月來,公司平均為每名職工增加工資200余元。
打出一片天地
在今年2月,王友春在中北水泥集團公司工作會議上,代表集團公司就企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以成本管理為核心,促進現有企業產能和效益提高;以統籌規劃為原則,實現布局結構的科學合理;以市場銷售為導向,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以安全預防為重點,實現企業生產的良性運轉;以科學管理為手段,全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構建企業文化為動力,助推企業快速發展等一系列積極穩妥、切實可行的措施,這些措施的提出為中北水泥集團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證。
王友春指著墻上的遼寧省水泥企業布局示意圖對記者說,遼寧省的水泥市場布局已經基本飽和,他們將充分利用集團的優勢,采取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戰略,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市場爭奪戰,打出一片新天地。到2010年,力爭水泥產量達到1000萬噸,熟料產量700萬噸;到2015年水泥產量達到1500萬噸,熟料產量達到1100萬噸;礦渣微粉到2010年達到200萬噸生產能力,到2015年達到300萬噸生產能力;商品混凝土達到300萬立方米生產能力,到2015年達到500萬立方米生產能力;矸石磚達到3.8億塊的生產能力,到2015年達到5.4億塊的生產能力;發電裝機容量21000千瓦,到 2015年達到63000千瓦;2011年具備上市條件,2015年前企業上市;到2010年年底,成為全國水泥行業前60強,到2015年年底成為全國水泥前20強,并成為以水泥生產、銷售、設計、投資為主體的、集其他產業并重的、多元化跨地區經營的全國知名綜合性大型水泥企業集團,有較強的融資、投資能力和影響力。假以時日,中北集團一定會以嶄新的面貌、高昂的斗志、累累的碩果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