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金融海嘯后工業產能減少、資源需求下降及全球新建工程減少,令市場預期水泥需求會萎縮,水泥企業利潤會下降。「中國龍頭企業領袖系列」今次訪問了中材股份(1893)董事長譚仲明,拆解市場波動的原因,亦談及內地資源企業龍頭公司怎樣「走出去」。
中材是全球最大水泥技術裝備及工程服務龍頭供應商,占全球超過34%市場,在內地市場占有率更超過九成。
中材股份董事長譚仲明說,金嘯海嘯對他們來說,不是危機,反而是百年難得機遇。他說,「新的合同不斷的增加、不斷的簽了。所以說,我認為這個行業的影響不大。因為雖然出現了經濟危機,但是在很多地區,水泥價格是很高的。抓住了投資機遇,在繼續做投資。身為投資者,他考慮的是戰略性的投資,現在恰恰是投資好時機?!?譚仲明說金融海嘯并無縮減市場規模,只是地區強弱重整,有潛力版塊轉移得相當明顯,過去中材業務遍布全球三十六個國家,三十個以上是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仍然是最大寄望。中三十個以上是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仍然是最大寄望。
內需是中材的根
譚仲明說,不少新簽訂單來自東歐,但東歐很多國家都出現經濟問題,金融、資金等問題。至于非洲,盡管出現了金融危機,但二月份開始中材也在非洲簽了幾個項目,也有數個較大的訂單正在洽談。
適者生存,中材有信心國際市場份額可以由35%,升至40%。外展固然重要,但內需才是中材的「根」。中國一系列擴大內需措施,大量投資于基建項目,亦創造內銷市場潛力,帶來加速發展的機遇。
中材在這個動蕩時局,選擇加快并購、分別在湖南株洲、常德、新疆米東同喀什增加生產線,令集團水泥年產能達到了三千二百萬噸。他又指出,「那么多的鐵路要建,那么多的高速公路要建、水泥工程及民生工程,很多的工業項目都在建設,肯定會見到水泥好,不會不好?!?譚仲明說,「國內現在北方地區和西部地區,水泥價格很好,基本上出現供不應求,價格在繼續增長。南方地區和東部地區稍為差一點,所以說,現在在西部地區、特別西北地區和北部地區還在持續增長。從基礎設施來看,西部的工作量大,現在東部地區在200多元,西部已經在年初已漲得400多元?,F在剛走出淡季,價格還在往上走?!?
水泥年產能增長快
水泥行業整合迅速,湖南株洲、常德等地增加生產線,預計2011年年底前,旗下西北地區水泥年產能會增一倍半,至五千萬噸。集團計劃投資近10億元人民幣,擴大高新材料業務產能,希望高新材料業務收入,可于三年突破100億元人民幣。
中材有信心繼2008年業績增長一成半之后,單計第一季度成績,已經保證全年增長最少5%。
他說:「我們感覺到增加市場占有率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我們現在更低的目標,是如何提高價格、提高回報,提高管工能力,這個是我們的第一目標。如果從34%提高到40%, 40%以上對我們來說,根本不是一個困難的事情。到了一定程度,你一定要考慮,著眼點是提高盈利水平。」 筆者走訪完中材的領導人,更令人感覺現在是內地企業「走出去」收購的難得時機。外資企業遇上資金問題,龍頭巨企可以掌握時機,透過增強競爭力,「走出去」不單是進行收購,更可以慎選有潛力企業。
?
現在無論是國內國外敲門求售的公司不計其數,多年來中國企業可能未試過現在的趾高氣揚。對市場短期前景,譚仲明看法是要伺機拓展市場,大前提是以提升技術、擴大產能為主線,以進一步壯大中國企業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