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產線中的篦冷機擔負著出窯熟料的冷卻、輸送和熱回收任務,其正常運行與否,將關系到冷卻效率、熱利用率和設備運轉率等諸多方面。篦冷機的正常運行除與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維護方面的因素有關外,操作控制正確與否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大量實踐證明因操作不當或失誤,造成篦冷機振動、撞缸、壓床,以及出篦冷機熟料溫度高,二、三次風溫忽高忽低,熱利用率低等現象時有發生。根據對5000t/d預分解窯生產線上第三代篦冷機的操作實踐, 談談保證其正常運行操作控制方法、影響各參數波動的因素及相應處理措施的體會。
1 正常運行操作的前提
篦冷機的操作應能保證其安全正常運轉為前提。根據窯系統運行狀況,適時調節冷卻風用量和篦床運行速度,保持穩定的料層厚度,料層厚度的選擇及調整應以獲得最佳的熟料冷卻效果和最高的二、三次風溫為原則,從而獲得較高的冷卻效率、熱利用率和設備運轉率。
2 影響因素及處理措施
2.1 料層厚度
篦冷機要求采用厚料層操作技術。一是使冷風與高溫熟料有充足的熱交換時間;其二是利用厚料層,使系統產生的阻力增大、冷卻風用量少的特點,來獲得較高的二、三次風溫。它取決于篦床負荷和熟料在篦冷機內的停留時間。通常5000t/d預分解窯生產線一、二、三段料層厚度分別控制在650~850mm、500~650mm、350~400mm內為宜。
料層厚度是通過篦下風系統壓力顯示來體現的。同時還可以結合主機電流、油壓曲線等綜合分析判斷。在篦冷機的一段,通常還裝有料層厚度監控儀,通過監控畫面顯示的料層上表面與篦冷機側墻耐磨墩相對高度的變化,可以判斷出高溫區比較準確的料層厚度。
料層厚度的控制是通過改變篦床速度(既推動頻率)來實現的。篦床速度慢則料層厚,熟料冷卻慢,反之則篦床速度快料層薄,熟料冷卻快。
在實際操作中,除了按照上述原則判斷和控制料層厚度外,還應注意料層厚度受熟料出窯溫度、配料率值及顆粒組成變化的影響。當物料易燒性好,熔酶礦物含量高,窯內煅燒溫度高,物料易燒性好時料層應適當偏薄控制,防止物料在高溫區黏結成塊。當出現飛沙料或低燒料時,應偏厚控制防止冷風短路現象。如果料層厚度過薄,同時冷卻風量控制又偏大時,雖然對提高熟料強度有利,但二、三次風溫低,影響火焰形狀及煤粉燃燒,且篦冷機內容易產生“溝流”、“騰涌”或“噴砂”現象,增加熟料的熱耗,既不經濟又因粉料的出現而影響看火工的視線。
2.2 篦下風系統壓力
2.2.1 影響因素
在生產過程中,除了高溫區的料層厚度可通過監控畫面判斷外,后續篦床的料層厚度無法直接觀測,但由于篦下風系統壓力隨著篦床上料層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隨著料層厚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中控操作員常通過監控篦下風系統壓力的變化,來預測篦床上料層厚度的變化,通過調整操作來保持篦床上料層厚度的相對穩定。由于受物料離析、窯內煅燒等因素的影響,第一室的篦下風系統壓力通常呈不規律的波動,不宜作為判斷依據,見此情況可通過控制二、五、八室的篦下風系統壓力來調整相應的篦速。控制范圍大致是:二室篦下壓力4500~5200Pa 控制一段篦速; 五室篦下壓力3400~3600Pa控制二段篦速;八室篦下壓力1800~2100Pa 控制三段篦速。
影響篦下壓力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與料層厚度有關外,它還與篦床上熟料粒度、熟料在篦床上的分布情況、熟料及冷卻空氣溫度、冷卻空氣供給量等因素有關,在操作調整時應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