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鉛蓄電池、電鍍印染等行業之后,水泥行業又將套上“環保緊箍咒”。環保部正在研究的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將會很嚴格”。具體“施壓”的是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將從現行的800毫克/標準立方米收緊到300毫克或400毫克。有業內人士擔心,“國內幾乎沒有排放合格的水泥企業,這一新標準將吃掉全年利潤的50%”。
廣東已先于全國收緊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地方排放標準,從今年1月1日起,珠三角(肇慶、惠州有部分區域除外)新建生產線和現有生產線執行550毫克/標準立方米的標準,余下區域則于2014年起開始實施。這個標準已接近歐洲的水平(500毫克/標準立方米)。
此外,“十二五”期間,廣東省水泥工業將堅持“上大壓小、等量淘汰”的原則,“十二五”末落后產能全部淘汰,并推進水泥行業的煙氣脫硝改造。
氮氧化物排放不降反升水泥業成三大污染源之一
“水泥業史上最嚴厲環保標準”即將出臺的消息,源于現在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為100毫克/標準立方米,而新型干法水泥窯的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在800毫克/標準立方米左右,“環境保護部正在研究的排放標準將會很嚴格。”
“十二五”時期,水泥行業是減排氮氧化物的重點行業,全國每年新增水泥產量占世界新增產量80%以上,今年水泥產量將突破20億噸,氮氧化物排放量成為電力之后的第二大行業。
去年頒布實施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規定,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安裝效率不低于60%的脫硝裝置?!笆濉蔽廴緶p排任務更加艱巨,當前,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減排形勢非常嚴峻,水泥行業必須積極采取措施減排。
環保部已經與各省簽訂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責任書,如果未完成減排任務,將實行集團環評限批。也就是說,假如一企業集團下屬水泥廠此項標準不達標,整個企業集團都將面臨環評限批。
與鉛蓄電池、電鍍等行業因為突發污染事件而受到環保部門施壓不同,這次水泥行業的“緊箍咒”源于其氮氧化物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對我國實現“十二五”污染減排指標造成壓力。
氮氧化物是“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增的減排指標之一,目標是5年內降低10%。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近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時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7.2%。近來一直被民眾關注的PM2.5,其10%為氮氧化物氧化為硝酸根所貢獻。氮氧化物也是造成區域酸雨、生成臭氧的重要原因。
而全國水泥排放氮氧化物約200萬噸,約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10%,僅次于電力行業和機動車尾氣排放,位居第三。今年水泥產量將突破20億噸,氮氧化物排放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