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2-08-14 08:52:48 來源:水泥人網

李葉青:去產能解決水泥產能過剩唯一途徑

近日,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葉青在華新武漢業務中心就行業面臨的嚴峻形勢、解決辦法與記者進行了坦率的交流,其觀點鮮明,發人深省。

水泥行業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李葉青表示:我國水泥行業在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無論是產能總量還是年消費量都達到了世界之最,全球超過50%的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和水泥消費集中在中國。看上去似乎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在過去十幾年持續高速發展所創造的“總量奇跡”,但“總量奇跡”下揭示的卻是我國水泥行業深層次的危機,那就是我國人均水泥消費量已經超過了1.5噸,遠遠高于其他國家水平。

縱觀全球各國的發展歷史,無論是曾經高速發展的美國、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還是現在的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達到這種程度,更無從談起保持這一水平。而且近十年來,我國每萬元固定資產投資中水泥消費比重也在持續減少,從2000年1.8噸/萬元,下降到目前0.6噸/萬元。因此,即使我國經濟和城鎮化繼續保持較為穩定的發展速度,人均水泥消費量的減少也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更為重要的是,在當前如此嚴峻的形勢下,行業內部分企業無視行業發展規律和行業大局,繼續新建和擴大產能規模,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當前“洪水漫壩”的恐怖形勢。這就好比人在洪水來臨的高壩上行走,大壩雖然暫時安全,但水位仍在不斷上漲,如果不加防范和疏導,其結果必然是壩毀人亡,使行業發展走向衰退,使國家經濟和財富蒙受巨大損失。

這種慘痛的歷史教訓在世界上屢見不鮮。日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經濟衰退前,水泥人均消費量接近1噸,而現在只有500公斤,導致一半以上的水泥生產線關停,財富浪費。更加具有警示作用的是西班牙,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這個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國家水泥年消費量達到了5600萬噸,國內在大力興建水泥生產線的同時大量進口水泥。而金融危機后西班牙的水泥需求銳減至1400萬噸,使得西班牙70%的水泥企業停產,50%以上的員工遭到解雇,社會失業率達到30%以上,同時還波及向其出口水泥的埃及水泥公司以及控股埃及水泥公司的國際水泥巨頭。

此時,我們每一位水泥業內人士都應該捫心自問,能讓這樣的情景在中國發生嗎?既然“垮壩”的禍根在于絕對的產能過剩,避免“垮壩”的唯一辦法就是“泄洪”,讓多余的產能“泄出去”。因此,中國水泥行業要走的路,短期是“去庫存”,長期是“去產能”。

“去庫存”是“吃止痛片”式的短期權宜之計

李葉青把“去庫存”形象地比喻為“吃止痛片”。所謂“去庫存”,即是通過停窯限產來控制短期的產能釋放。當一個區域只有幾家水泥企業時,各企業之間利益分配相對容易,自然會因為行業整體性利益產生默契。但當一個區域內有幾十家水泥企業時,企業實力強弱有別,這種默契就相當脆弱,有的企業必然會拒絕限產停窯,破局的結局無可避免。

談到今年水泥行業利潤下滑的現實,李葉青說:這正是“吃止痛片”這一權宜之計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最好例證。今年水泥行業利潤下滑既有基建供給不足,重點工程削減,房地產市場調控,城市建設資金缺乏等造成需求下滑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國內水泥產能仍在增加,新增的5000噸、10000噸生產線還在投產。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限產停窯必然難以維持,水泥行業出現價格戰、行業利潤下滑也就不可避免。

歷史的教訓多次證明,在產能過剩時代,行業漲價像聚沙成塔,歷經艱難,降價如洪水沖沙,瞬間完成。當危機來臨時,規模越大受到的沖擊反而會越大。

在未來10-20年里,誰也無法保證水泥行業在保持20億噸需求量的基礎上,依然能夠維持每2%-3%的增長,更何況還在不斷發生不理智的擴大產能行為。所以,單純依靠停窯限產“去庫存”,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吃止痛片”式的短期權宜之計,而從長遠來看,最有利于行業未來的是“去產能”。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