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是建材行業的傳統淡季,水泥、玻璃等大宗建材產品需求均出現下滑,主要建材企業三季度盈利低于二季度。
三季度水泥量價齊跌,水泥企業三季度盈利觸底。三季度全國水泥均價為323元/噸,較二季度下降26元/噸,下降幅度為7.45%;7、8月單月水泥平均產量為1.94億噸,較二季度下降930萬噸,下降幅度為4.6%。在這樣量價齊跌的淡季,多數水泥企業三季度盈利環比出現下滑。已公布的三季度業績預告的11家水泥企業,福建水泥、四川雙馬、秦嶺水泥、ST獅頭延續二季報的虧損,其余7家企業業績下滑幅度均超過50%,部分公司由于一季度虧損,二、三季度盈利,三季報業績下滑幅度略有收窄。四季度是水泥需求的第二旺季,水泥需求將明顯回升,水泥企業試圖在最后兩個月扭虧,因此行業協同比較順利,華東、中南等地區水泥價格出現超預期的上漲,截止上周全國水泥均價為330元/噸,較前期的低點漲了12元/噸,中南、華東地區分別上漲30元/噸、27元/噸,漲幅居前,華北、西南地區均上漲10元/噸,東北、新疆水泥價格一直處于高位,目前處于下滑通道之中。由于氣候原因,東北、西北四季度適合施工時間較短,預計這些地區水泥企業四季度盈利環比會明顯下降。
三季度玻璃價升量跌,玻璃企業盈利有所回升。三季度5大重點城市玻璃平均價格為69.3元/重量箱,較二季度上漲了2.4元/重量箱,漲幅為3.46%;7、8月平板玻璃平均產量為5708萬重量箱,較二季度平均產量減少了267萬重量箱,降幅為4.78%。雖然平板玻璃業務毛利率有所回升,但量的下跌以及光伏玻璃等業務盈利的下滑,主要玻璃企業三季度業績下降幅度并未出現明顯收窄,行業龍頭南玻A預計三季報業績下滑59.46%~68.47%,亞瑪頓預計下降20%~50%,三峽新材下降70%左右,耀皮玻璃虧損。目前玻璃行業進入消費旺季,庫存持續下降,玻璃價格緩慢上行,但上行的速度和幅度仍受制于產能的擴張,停窯率已處于下行通道中,新建生產線正伺機投產,預計四季度盈利環比會有所改善,但幅度不會太大。
新型建材行業亮點較多,外延式擴張支撐業績高增長。預增或略增的企業均屬于新型建材企業,包括塑料管行業的永高股份、納川股份、顧地科技、偉星新材,防水材料行業的東方雨虹,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建研集團,耐材行業的北京利爾、太空板業,塑鋼行業的海螺型材,這些企業多數依靠新建產能、兼并收購、異地布局等外延式擴張方式來維持業績的高增長。與水泥、玻璃行業不同的是,這些行業市場集中度低,龍頭企業體量小,市場整合才剛剛開始,成長空間比較廣闊。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是建材板塊中成長性較好的品種,在經濟周期下行的階段尤其值得關注。PCCP行業的青龍管業、國統股份、巨龍管業、龍泉股份均預計三季度業績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部分輸水工程招標延遲、在建工程進展較慢,另一方面是新建產能投產、期間費用明顯上升。
近期國統股份、龍泉股份紛紛公布大單消息,顯示重點工程招標有加速的跡象,未來兩三年PCCP行業是受水利政策利好相對確定的行業。
維持行業“強于大市”的中長期評級,建議關注以下公司:1、行業景氣回升,業績環比改善的公司,如華東、中南地區水泥企業以及平板玻璃業績彈性大玻璃企業;2、行業成長空間較大,業績增長確定的公司,如處于產能擴張期的塑料管企業以及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建研集團、防水材料行業的東方雨虹、石膏板行業的北新建材;3、受水利等政策利好的公司,如PCCP行業的龍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