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渣是我國化工行業排放量大、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廢渣,這些廢渣難以治理、日積月累、堆積如山。近年來,國內3家大型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企業——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和昊華宇航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跨行業合作,與北京金隅集團聯手進行了大規模電石渣制水泥工程,成功搬掉了一座座污染嚴重的渣山。這一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環保工程在化工業內備受關注。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初試不成 找來水泥專家
記者采訪剛剛退休的原中國昊華化工總公司總經理陳謀喬時了解到,昊華總公司通過發展跨行業的循環經濟來解決電石渣問題,是從中國化工集團內行業重組的背景下開始的。2008年,中國化工集團進行專業化重組,將旗下的氯堿企業全部整合到昊華公司,公司的聚氯乙烯產能迅速擴大到180多萬噸,均采用電石法工藝。隨著產能的擴大,電石渣治理問題迅速凸顯出來。一個年產30萬噸聚氯乙烯的企業每年要排放電石渣約100萬噸,對這么巨量的廢渣卻一直沒有妥善的處理辦法。如四平昊華排放的電石渣堆成3座大山,占地達4萬多平方米;昊華宇航的電石渣場占地上千畝,這些廢渣對當地環境影響很大;河北盛華因電石渣難以治理等原因,不得不從市區搬遷出來。
記者在一家企業的電石渣場看到,多年來堆積的電石渣形成一大片白色的渣山,寸草不生。由于風吹雨沖,周圍的土地也受到電石渣粉塵的污染,汽車經過時,揚起的白色粉塵四處彌漫。
看到渣場邊還有當地農民在用板車拉電石渣,記者上前問他們拉電石渣回去干什么用?他們說是建房子。記者向他們解釋,電石渣與石灰還是不同的,其成分除氫氧化鈣外,還含有硫、磷等雜質以及氫化物等有毒有害廢物,是環保部確定的二級工業廢物,不經去毒處理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否則對人體健康將有損害。他們有點恍然大悟:“難怪用電石渣砌的房一股怪味長年散不掉。”
為了處理電石渣,一些氯堿企業嘗試搞電石渣制水泥。因為水泥生產溫度高達1300多攝氏度,可實現電石渣無害化利用。生產1噸水泥要消耗0.85噸的石灰石,電石渣的成分是氫氧化鈣,完全可以代替石灰石來生產水泥。目前中國每年水泥產量約為20億噸,消納電石渣的能力是巨大的。2008年,四平昊華就建設了一條年產100萬噸的水泥生產線,來利用每年排放的上百萬噸電石渣。
四平昊華的水泥生產線建成了,但試車卻怎么開也開不起來。問題出在哪里呢?一位原來負責過開車的副總經理對記者說:“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原來設想水泥生產沒有氯堿生產控制得那么精準,把幾種物料混合在一起就行了,但實際干起來才發現,滿不是那么一回事。氯堿生產的物料流主要是液體,而水泥生產的物料流卻是黏性很大的固體,容易堵料。而且水泥生產線的設備大,都是一臺設備,沒有備用的,一臺設備一堵全線就停了。一次停車事故就要損失幾十萬元,企業只要停幾次其利潤就全泡湯了。”
自己開車開不起來,只有到水泥行業去請行家。此時恰逢北京金隅集團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正通過網絡搞技術輸出。兩家一拍即合,2009年10月,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派副總經理關生林帶隊,領著48個精兵強將到四平昊華幫助開車。在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的幫助下,只用了1個多月,這條年產100萬噸水泥生產線就開車成功了。
昊華總公司從四平項目中看到了治理電石渣的希望,決定與金隅集團搞強強聯合,發展跨行業的循環經濟產業,解決電石渣的消納問題。
陳謀喬認定這個理,昊華作為化工行業的央企,還是要發揮自己的長項,全力干好化工主業。水泥生產應找內行的人來干,用人之長、克己之短。而此時金隅集團也正在努力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建材窯爐工業的自身優勢,將集團內傳統的水泥企業轉型為“水泥制備、協同處廢、余熱發電”三位一體的環保企業,發揮“城市凈化器”的功能。2010年1月1日,昊華總公司與金隅集團簽署了聯合利用電石渣制水泥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把原四平昊華的電石渣制水泥車間組建為昊華、金隅合資的水泥公司,構建跨行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