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2-11-06 08:58:04 來源:水泥人網

宋志平:做企業為什么需要包容

今年初,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了《包容的力量:宋志平的企業心路》一書,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也引發了企業界對企業哲學、企業成長和競爭理念深層次的思考,記者近日對宋志平同志進行了獨家采訪,以深入了解他的企業包容哲學。

記者:《包容的力量》這本書年初出版后,引發了社會強烈反響,不少人想知道,出這本書的過程和您當時的想法。

宋志平:其實這本書只能算個文集,含括了我從北新當廠長開始到現在二十年的部分采訪和文章。出這本集子最初是首都企業家俱樂部的主意,當時我還比較猶豫,因為作為一名央企負責人,平時雖然也接受過不少采訪,也為一些報刊雜志撰寫過文章,可是從來也沒想過出什么書。但當書樣整理出來時,我對自己這二十年來的思想經歷有不少的感慨。在國企脫困、改革、改制和市場化過程中,那些酸甜苦辣、那些汗水和淚水夾雜在一起的成功和失敗,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相信自己的經歷應該和許多同時代的企業家大致相同。文集中有介紹我做企業成功的經驗,但更多的是對企業發展中所遇到坎坷的一些體會或者失敗的一些教訓。我感到把它合盤托出,不是著書立說,但卻原汁原味,不加任何修飾,再現過去真實的感受,興許對年輕一代的企業家理解過去國企的改革有用呢。

沒想到的是,這本文集帶來了不小的反響,不到一年時間,兩次印刷的書全部發售一空。記得克拉瑪依市一次要買三百本,我說送給他們,算是我對邊疆的小小心意。也有集團領導來信,希望在整個公司下發學習,一次要上千本。這些均出乎我意料,為什么呢?大概來源于這本書“包容”的力量吧,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包容”了。

“企業內部其實就是個包容的系統”

記者:“包容”,通常來說是一種個人化的品德和內在修養,您為什么主張要以包容的心態去做企業,這種理念又給企業帶來了什么變化呢?

宋志平:從做企業的目標和目的性來看,我們做企業經歷幾個階段:一是只考慮投資者利益的階段,即一切都圍繞企業利潤最大化。但后來我們發現客戶利益和員工利益也應該考慮,這是個整體,這樣我們就迎來了第二階段,即企業綜合目標階段,把投資者、客戶和員工的利益都放在企業的目標中一起考慮。在《包容的力量》這本書中,有我在北新建材時提出的“沒有比員工對企業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沒有比客戶對企業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沒有比投資者對企業有信心更重要的事”就是這個階段,即企業公眾化階段。但現在做企業又進入一個新階段,即企業社會化階段,即不僅要注重投資者、客戶和員工,也要關注整個社會、自然和資源的可持續性,注重相關者利益關系。

去年我去韓國浦項鋼鐵參觀,浦項是把環璄、安全、質量、技術、成本五項要素按照重要程度依次進行排序的。現在國資委提出的央企要承擔“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其實也是這個階段的體現,在這個企業發展新階段,企業的成長方式和設定的目標越來越體現強烈的包容性。

從企業的創新發展來看也需要包容性創新,即我們常講的集成創新,在當今世界上,沒有仼何一種技術和產品是靠獨門技術完成的,雖然說我們保護知識產權,但過分壟斷和封鎖技術的時代已經完結,現在幾乎每項技術不同國家、不同企業都在相互追趕,而且最終的成果也往往互相借鑒。中國建材集團這些年通過并購海內外高科技企業,通過引入高層次人才,通過各種方式的集成創新,在建材和新材料許多領域成為國內行業的領先者,都源于這種包容性創新的思想。

講到企業內部機制,其實企業真正的目標是為人,前幾年我提出“企業是人、企業靠人、企業為人”,把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企業中進一步具體化。“企業是人”是說企業和人一樣是個有思想、有情感的經濟組織,大家現在想到一些知名公司,就想到它的文化理念、價值取向和社會行為;“企業靠人”則是指企業的一切都由人來完成;而“企業為人”則是企業的目的所在,我們提倡引入市場內部機制,但作為企業最終的目的仍是為社會人和企業人創造財富。我在企業里提出“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實際上指的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既要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時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提高員工的待遇,因為只有員工熱愛企業,企業才能發展。西方人講“你怎樣對待你的員工,你的員工就怎樣對待你的客戶”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因此企業內部其實就是個包容的系統。想起十幾年前去英國進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學習英國企業的360度考核的時候,英國人講,他們的考核是為了促進工作,不和晉升、獎金掛鉤,因而考核很健康,大家對考核的態度也是積極正面的,這也給了我很大啟發,即企業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企業人進步和升華,而不只是簡單的功利。

記者: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是個市場競爭主體,市場競爭更多強調的是優勝劣汰,與“包容”似乎有些沖突。您怎么看待包容和競爭的關系?

宋志平:人們一講到競爭,好像就是要你死我活,講到包容好像就是一團和氣。其實,包容中也有競爭,競爭中也需要包容。在今天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市場競爭也十分理智,西方人經歷了若干次大規模的兼并重組,可以說西方絕大多數產業集中度都極高,市場變成了大企業之間的一種良性競爭,既保證了競爭的理性化,也保證了投資者、員工和客戶的利益平衡。因此就有了競合理論。現在我國經濟逐漸進入中速發展階段,我國工業也已即將進入后工業時代,特點是產能過剩。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企業家們用一顆包容的心,進行限產和自律,顧全到行業,照顧到他人,建立一個新的供需平衡,以提高質量和品質為主,以提升技術為主,而不是再增加產能,我看到不少企業和企業家以打敗競爭者為目標進行自殺式壓價競爭,甚至以次充好,各類安全事故屢出不窮,把整個行業都幾近搞垮,就很痛心。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