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永保公司自主建設的第六條生產線項目—— 30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機械設備安裝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到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整個安裝任務的 90%以上,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設。
為把握金沙江中游河段“一庫八級”水利水電建設和開發給水泥生產企業帶來的重大歷史機遇,保證已簽訂水泥供應合同的按時履行,保證各大型水電站建設的水泥供應,從 2011年開始,永保水泥公司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和論證規劃,組織實施了 30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重大項目,在各種原材料價格上漲,項目資金異常困難,工程施工工價上升等情況下,努力克服困難,奮力攻堅克難,頑強拼搏,經過一年來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土建工程項目建設,并于今年 3月正式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概算總投資達 38045萬元的永保公司 3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建設采用新型干法回窯先進生產工藝,利用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并獲得 2006年國家級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的高性能低熱硅酸鹽水泥研究成果,配套建設原料破碎、原料堆場、石灰石均化庫、包裝、散裝及水、電、環保等主輔設施,年產高性能低熱硅酸鹽水泥熟料 90萬噸,該項目建成后,永保公司的年水泥生產能力將達到 500萬噸,位居云南省水泥生產企業的前列,年均增加銷售收入 39900萬元,年上交稅金 4684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該生產線建成后,對永保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具有戰略性的重大意義。
據了解,在該項目建設實施中,永保公司還將采用窯尾余熱發電技術,每年可減少外購電力 384430Kw h,節約標準煤 15534 噸,每噸熟料降低生產成本 10元— 15元;可減少粉塵、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項目建設后可增加 247個勞動就業崗位,每年可為當地群眾增加上千萬元的收入,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將帶動和促進地方運輸、車輛修理、餐飲、煤礦、石膏、電力等二、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辟了一個增收致富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