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向文波來說,“世界級品牌”五個字意義重大,他說,三一的理想就是為中國貢獻一個世界級品牌,而三一的理想就是他的理想。
20年前,向文波加入湖南長沙三一集團,就再也沒有離開,從一名普通的打工者逐步成長為三一重工總裁。2011年,三一實現了800億的銷售收入,向文波本人也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被譽為中國最佳CEO。
2012年初,三一完成了史上第一次出海并購,對象是全球混凝土機械巨頭德國普茨邁斯特,這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第一次收購全球制造領域的第一品牌。
而近期讓三一名聲大噪的則是其高調起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行為。
2012年3月,三一集團關聯公司Ralls公司收購了美國俄勒岡州的四個風電場,9月28日,奧巴馬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要求Ralls公司限期撤走全部裝置和投資,并拒絕給予賠償。由此,三一集團開始了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狀告之路。
在向文波看來,美國對中國企業接二連三的遏制,背后的深刻原因正是中國制造業已經崛起,并且對工業化國家長期統治的高端制造業領域形成威脅。
尊嚴的抗爭
我們希望起訴奧巴馬能夠促進中美的外交溝通。吵架也是一種外交方式,能夠推動互相傾聽對方的聲音,互相理解對方
《21世紀》:三一重工狀告奧巴馬,當初是如何做出這個決定的?
向文波:首先,奧巴馬簽署的禁令是很荒唐的。一是這個地方早已有其他公司建了分廠,立了風機,沒有任何安全影響,三一只是從別人手里買下投資許可,就變成了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二是律師認為這是一個合法的項目,搬遷必須給予補償,但美方拒絕補償,這實際上隱含了對私有財產的剝奪。
尊嚴是很重要的。美國向來是中國青年人心中的熱土,但是美國對中國動輒就以各種名義進行遏制。
同時,我們也希望這個事情能夠促進中美的外交溝通。吵架也是一種外交方式,能夠推動互相傾聽對方的聲音,互相理解對方。
《21世紀》:對此次訴訟的結果有何預期?
向文波:不管結果怎樣,有一個是肯定的:三一的兩位老股東——吳佳梁和段大為兩位先生,將永載美國司法的史冊。
結果確實很難預料,除了法律因素,還有政治因素。美國66%的人認為中國是其競爭對手,說明美國國內還彌漫著某種敵視情緒。但起訴至少讓美國知道中國老百姓和企業家對這件事情的不滿,雙方政府也許會采取措施進行交涉,如果不抗爭,那就意味著我們接受了現實,徹底失去了機會。
《21世紀》:對于這次起訴,外界有不少觀點認為是一次高調的宣傳策略,包括你自己也說過程重于結果。對此你怎么看?
向文波: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任何事情都會有不同的聲音。
不同國家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處理國際糾紛的基本原則就是按國際方式、本土化的方式處理,如果按中國的思維來處理國際糾紛,是錯誤的。而美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訴諸法律,因此,起訴總統不是小事,也不是非常復雜的事,只要依法辦事,就會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