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的穩定器,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要堅定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信心,大力提高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作為一名央企負責人,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中國建材集團處于基礎原材料行業和充分競爭領域。十年來,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銳意改革和創新,抓住中國經濟快速上升期和建材行業結構調整期的歷史機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十年間營業收入從20多億增長到近2000億,利潤從1億左右達到158億,增加近百倍。去年在全球500強中名列第365位,經營業績連續四年被國資委評為A級。
深化改革 科學發展
中國建材集團又好又快發展得益于兩點:不斷深化改革和貫徹科學發展觀。
在國企深化改革方面,其實重點是調整企業和政府之間、企業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國資委成立以來,立足出資人定位,著眼于國資監管和對企業方向、政策和制度的規范和建設,把企業決策權授予了企業的董事會和決策層,進一步實現了政企分開,使企業制度發生深刻變革。另外,中央企業自身加快了市朝改革步伐,人事、干部及分配制度和市場接軌,使企業產生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中國建材集團與其他企業處在市場經濟競爭的同一起跑線上,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在充分競爭的建材行業,總結并踐行“央企市營”的成長模式,進行了一場脫胎換骨的市朝改革。中國建材集團的喜人變化主要源于企業制度和內部機制先進了,因而贏得了競爭優勢。
在科學發展方面,近年來我國建材行業飛速發展,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也積累了一些問題。面對“多、散、亂”的行業現狀,中國建材集團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探索形成了資本運營、聯合重組、管理整合和集成創新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通過資本運營在香港上市募集大量資金用于發展,同時使企業完成公眾化和規范治理過程。通過聯合重組吸納了480家優勢企業,退出218家劣勢企業,形成戰略明確、結構清晰的公司整體結構。通過管理整合,強化了企業內部資源配置,全面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市嘲語權,提高了企業的獲利水平。通過集成創新,使我國水泥和玻璃等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整體裝備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通過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的“三新”產業,全面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后勁,引領和帶動了行業的發展。
迎難而上 造福社會
總書記在報告中要求打勝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嘲硬仗”,“硬仗”說明這一仗非打不可,同時也會十分艱難。在深化改革和轉變方式這嘲硬仗”中,中央企業是排頭兵和主力軍。展望企業未來的發展,中國建材集團充滿信心。
目前中國正在從高速發展進入穩定發展時期,中國建材集團必須迅速適應變化,積極調整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思路,變求數量為求質量、變求速度為求效益、變快速粗放增長為集約精益增長。中國建材集團將積極發揮中央企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推動行業和自身企業的整合優化,加大聯合重組力度、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把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提升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結合起來,帶動民營和其他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共生多贏,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