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一個可以壓塌諸多行業的名詞,已再不能被任何行業所忽視。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同時我們的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破壞,資源浪費嚴重。
我國工業的發展對環保欠賬太多,如果我們再不加以重視,留給后人的只會是污濁的河水、光禿禿的山丘和黑沉沉的天空。
不過好在人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的增強,政府對環境保護的力度在不斷的增加,至少水泥行業在這一塊付出了努力。
氮氧化合物新標準或年底出爐
近日,有消息指出,環保部正在加緊研究制定水泥行業氮氧化合物排放新標準,引起了行業里面的不小震蕩。眾多媒體紛紛擔憂新的標準將對水泥工業造成致命沖擊。其實在今年上半年早些時候,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海螺水泥視察的時候,就已經表示環保部正在研究新的氮氧化合物排放標準,而且新的標準將會很嚴格。
媒體的擔憂不無可能,有水泥行業資深專家曾表示,氮氧化合物新標準的實施,將會吃掉水泥行業50%的利潤。此言不虛,筆者與多個水泥企業就降氮脫銷問題進行過交流,現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水泥廠的氮氧化合物排放量根本無法達到此前傳言的新標準300~400mg/m3的排放規定,需要增加降低氮氧化合物的設備,這需要水泥廠一次性投入1300萬~1400萬元,包括設備1000萬左右,其它費用300萬~400萬元。并且設備正常使用以后,在水泥生產過程中,還將增加水泥生產成本每噸十幾塊錢。
而縱觀今年的水泥市場,水泥利潤平均能一直達到每噸30元以上的地區屈指可數,只有東北三省和新疆地區,不少地區水泥價格接近成本線,甚至跌破成本線,水泥企業利潤驟降。薄利經營的情況從上市水泥企業的季度報告中也可以看出,如今再加個降氮脫銷成本,真的是要吃“老本”了。而新的標準遲遲沒有出臺,也正表明新標準對水泥行業的殺傷力巨大。
然而盡管如此,水泥行業降氮脫銷已勢在必行。一則,水泥行業綠色轉型是大勢所趨;二則,水泥行業混亂的局面需要大浪淘沙的整合一番,環保將是很有力的推手;最后,也是為我們的明天,為子孫后代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行業應做出自己的貢獻。
新標準環保意義重大
近日,環保部向14家水泥生產企業頒發了中國環境標志低碳水泥產品示范認證證書,獲得這一殊榮的水泥企業無不是在環保方面有卓越貢獻的企業,尤其是對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巨大的指導意義。同時,環境標志標準還對礦山的修復提出了要求,水泥廠在完成開采以后必須使礦山修復率達到100%。
控制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對于實現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作用重大,若水泥行業全面開展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工作,按環境標志產品占總量的30%測算,每年至少可減排約2070萬噸二氧化碳。
同樣,控制水泥行業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對于實現國家控制氮氧化合物排放目標意義非凡。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在國新辦的環境質量狀況等方面情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2011年我國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為2404.3萬噸,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5.73%,排放量不降反升,而水泥行業也一躍成為繼火電之后的第二大氮氧化合物排放行業。所以如果能夠有效的控制水泥行業的排放量,對減少整體的排放量作用將是十分明顯的,而這一切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