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場調整幅度加大,滬深龍虎榜則上演了一出機構投資者“集體大逃亡”。包括永泰能源[12.14 -10.01% 資金 研報]、冀東水泥[14.18 -9.28% 資金 研報]、冀中能源[15.74-8.96% 資金 研報]、巢東股份[12.20 -9.90% 資金 研報]在內的多只個股均為“五機構”砸盤,可以說是機構投資者一手導演了昨日煤炭水泥股的大跌。
龍虎榜顯示,昨日A股大跌造就了一批弱勢股“上榜”。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跌幅居前的個股幾乎全都遭到了機構拋售。比如滬市的永泰能源,前五大賣出席位全部來自機構,五機構合計凈賣出金額高達1.61億元,占其當日成交金額的26.5%。巢東股份境遇與之類似:五大機構合力賣出該股2854萬元,占到該股當日成交金額的26.1%。
這樣的集體出貨行為在深市也同時上演。深交所交易公開信息顯示,冀東水泥昨日遭五機構聯手賣出近億元,機構凈賣出金額8393萬元,占其當日成交金額的21.9%;冀中能源五機構賣出1.74億元,盡管還出現了另外三家機構象征性的護盤,但機構凈賣出金額仍達到了1.26億元,在其當日成交金額中的占比達到22.7%。
除了上述“五機構”賣出的個股,昨日龍虎榜上還出現了大有能源[21.69 -9.96% 資金 研報]等其他機構集中拋售的品種,這樣的現象在近期的龍虎榜上實屬罕見。
而機構如此一致的砸盤行為也引起了市場較大關注。從這些“被砸”品種的行業屬性看,基本上集中在煤炭水泥兩個板塊,這兩個板塊也是昨日A股市場的領跌品種。
有分析人士認為,機構上述行為一方面與市場大環境有關:雖然對行情的中期預期樂觀,但有不少機構開始關注到市場的短期調整風險。
另一方面則是反映出機構對相關行業的擔憂。首先,房地產調控預期再起令與房地產相關的水泥、建材類板塊承壓;其次,煤炭水泥等均屬于產能過剩的行業,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不排除機構借反彈之機減倉調倉。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機構此舉更可能是短期避險行為,在金融地產率先步入調整,消費股乏力的情況下,之前積累了一定漲幅的水泥煤炭股不幸成為做空標的。隨著市場投資邏輯由“消費季”向“開工季”切換,這些品種在經過調整后仍具備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