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布《危險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經濟損失評估研究》報告。
報告認為,PM2.5污染加重與煤炭消耗量的急速增長有直接關系,因此建議政府立即開展區域煤炭總消費量控制。
有專業人士表示,PM2.5主要排放源頭就是煤炭的燃燒所致,其中,電力行業是PM2.5主要排放源之一。國家為了治理電力行業的污染制定了相關的氮氧化物排放指標。除電力行業外,國家還加強了對鋼鐵和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的治理。
據了解,國家在《“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中明確規定了“十二五”氮氧化物減排指標,其中,火電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求削減29%;水泥行業削減12%;到2015年,完成4億千瓦現役燃煤機組脫硝設施建設,對7000萬千瓦燃煤機組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燃煤機組脫硝效率達到75%以上。
有業內人士分析,“十二五”期間脫硝行業將出現爆發式增長,預計水泥、鋼鐵等行業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標將會逐步納入監管范圍,并在“十二五”期間陸續展開,此部分新增市場容量可能達到600億元以上。
上述專業人士介紹,國家公布新的標準是在國內已經有成熟的環保技術并與各大相關企業商討后得出的結果。因此,新指標的發布將有利于環保企業今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