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業的熟料質量不高或波動較大,都責怪技術人員沒有能力或不夠努力,但是如果不具備下述條件,再高明的技術與操作人員都將無能為力。
(1) 進廠原燃料成分必須穩定。這里并不要求石灰石的碳酸鈣含量要多高,也不要求原煤的熱值或揮發分有多高,這是天然形成的,各地的條件不一,尤其在原燃料越發緊張的當今,過高的要求并不現實。但是要求成分穩定在某一水平,波動能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這是可以而且應該做到的。上面提高的熟料質量八方面內容,都離不開穩定的原燃料成分。所以,這是擺在提高質量的首位措施。更不能認為廠內已有均化措施,就不顧進廠原燃料成分的要求,而只貪圖價格便宜,造成得不償失的結果。
(2)? 提高設備的采購水平和維護水平。高設備運轉率不僅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條件,更是產品質量高的前提。因此,不顧設備質量的壓低采購價格,絕不是明智之舉,但這卻是任何人都會做到的。維護設備更要貫徹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不但運轉率要高,還不能帶病運轉,包括哪怕是一個小的閥門都要操作靈活,這絕不是高喊口號或扣罰獎金就能實現的。
(3)? 配備必要的檢測儀表及設備。有些企業為了節約資金,往往壓縮這方面的配置,使操作及管理人員都是靠經驗摸索,對于現代化企業,由中央控制室操作,沒有準確的儀表是難以選擇最佳參數,實現穩定運行的,當然高質量就無從談起。
(4) 合理制定各項半成品的質量指標,對目前只有上限考核的指標應合理調整。如生料細度、煤粉細度及游離氧化鈣等,這不僅是為了節約能源,也是為了質量本身。
【作者:謝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