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湖北省水泥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水泥產量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新型干法水泥發展較快,其龍頭企業華新集團更是發展迅猛。據湖北省水泥協會介紹,預計到2010年,湖北省水泥需求量將達到6000—6500萬噸。
而據湖北省水泥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湖北有水泥企業185家,年生產水泥5109萬噸,全國排名第七。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業16家,新型干法生產線25條,產能3000萬噸,新型干法占比為55%,接近于全國平均水平。09—10年,全省還將計劃淘汰落后產能800萬噸。
但整體上看,湖北水泥工業無論是總量還是新型干法水泥的增幅都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結構調整任務還十分繁重。
湖北省水泥協會相關負責人向筆者介紹道,湖北省水泥工業發展速度和結構調整力度與全國先進省市相比仍有相當差距。近年來,湖北省水泥產量年均增長速度一直比全國低0.5個百分點,其中2003年低6.7個百分點。湖北省人均水泥擁有量554公斤,低于全國564公斤的平均水平。
同時,該負責人還介紹說,湖北整體水泥企業規模偏小。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湖北省規模以上水泥企業有165家,總產能已經達到了近4600萬噸,但企業平均規模僅為27.9萬噸,與沿海水泥生產大省相比,差距比較大。
另一方面,湖北省水泥生產企業集中度也很低。2008年湖北省水泥行業的龍頭企業華新水泥集團產量規模和銷售收入均排名全國第2位,但華新集團(湖北地區)產量占據湖北省的比例卻相對較低。
“湖北省的產業結構還暴露出不合理的現象。目前,我省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和產量約占全省總量的1/3,其余2/3——上下不符!基本上是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機立窯等落后工藝的生產能力。機立窯與新型干法水泥相比,工藝落后能耗高。如果我省水泥生產全部改為新型干法工藝,全行業能耗將降低40%以上,節能潛力巨大”,該負責人說道。
筆者同時還了解到,2009年湖北水泥市場還面臨著局部地區發展不規范等新問題。據介紹,當前湖北各地的招商引資大戰已經開始,但實際上這種招商引資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成本,相當大的程度上扭曲了市場信號。這意味著在正常市場條件下回報不大的投資機會,在各地的優惠條件下也變得有利可圖,刺激了水泥工業的投資,加大了投資過熱的風險。
“在目前水泥市場購銷旺盛時期,近幾年建設的這一大批水泥廠尚有市場空間,一旦市場出現變化,水泥價格走低,會危及相當一批水泥企業,很可能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該負責人告訴筆者。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力爭在2020年前實現湖北省水泥工業的現代化。”協會負責人告訴筆者。
該負責人介紹說,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湖北省水泥協會將牽頭省內水泥企業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具體做法有:加速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和運行質量,提高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工藝,積極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堅持以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和擴建為主、新建為輔的原則;實現以產量增長為主的數量型向以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品種和深加工為主的質量、效益型轉變;以小型為主、粗放型生產經營方式向大中型為主、集約化生產經營方式轉變;以立窯生產技術為主體向以新型干法生產技術為主體轉變;高耗能、污染型向節能利廢環保型轉變。
“協會在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產業主體采用新型干法工藝生產的水泥總量達到80%以上,其中技術裝備水平達到或接近國際當代先進水平的占60%以上。產業其它部分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微電子技術等全面改造提高新型干法窯以外的窯型和其它技術裝備,堅決淘汰落后技術裝備”,該負責人談道。
該負責人表示,湖北省將進行一系列的產業結構調整。在技術結構方面,預分解技術達到80%以上,其它都為先進適用技術。在產品結構方面,產品產量、品種、標號充分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并能適應建筑施工現代化的要求,大力發展散裝水泥,水泥散裝率爭取達到80%以上。在規模結構方面,實行大中小型企業并存,以大中型企業為主,所占比例力爭達到70%以上,企業平均規模在70萬噸/年以上。
該負責人還透露說,為了達到2010年實現水泥工業現代化的目標,湖北省還將大力發展新型干法生產線,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步伐。
“到2010年湖北水泥產量在全國的位次至少保持第8位,爭取前移1—2位。淘汰落后工藝水泥1200萬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比例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除滿足本省需要外,還能輻射長三角地區及部分出口。”協會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