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的落實,基礎建設項目啟動后,水泥行業將有望迎來最早的一縷陽光。數據顯示,2009年全社會水泥消費量將達到15.41億噸,同比增長6.3%,增量為9170萬噸。
??? 然而,中國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常務副總裁張劍星卻提醒,我國水泥行業的無序狀態依然存在,需要各方理性對待。
??? 他認為,日產4000噸以上熟料生產線等重大項目的核準權或審批權限應該收歸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以避免部分地區水泥產業布局失衡。
??? “重大項目核準或審批權應收回”
??? 《21世紀》:為什么你提議由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對水泥新建項目進行總量控制,或把水泥項目核準權收回?
??? 張劍星:主要基于三點理由:第一,2003年以來,在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下,全國水泥工業產能已連續7年年平均增長超過一億噸,今年全國可生產水泥達14億噸,總量已基本滿足經濟建設的市場需求。控制水泥總量,謹慎適度投資,維護未來行業健康發展已刻不容緩。
??? 第二,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已從技術結構調整步入重組聯合、提高生產集中度的組織結構調整階段。僅2008年內我國就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20條,新增水泥熟料產能14334.4萬噸,新型干法水泥占總量比重已接近70%。水泥需求大省結構比例已經達到70%以上,西北、西南欠發達地區在建項目今年投產后也將達到70%以上。
??? 這說明以新建為主調整水泥工業技術結構的任務已在許多省份基本完成,只需少量項目對不完善的地區填平補齊,此時最需要國家政府級部門從全國的角度綜合考慮合理布局問題,而省級投資主管部門不具備省際之間的產能協調能力。
??? 第三,出于政績需要,在我國縣級市黨政部門普遍存在以新上水泥項目拉動GDP的現象。省市投資主管部門存在著發改委、經委兩頭核準項目情況,已造成部分地區水泥產業布局失衡。
??? 《21世紀》:在目前新上馬和待批項目都較多的情況下,你認為相關部門具體有哪些可行的應對措施?
??? 張劍星:首先,將日產4000噸以上熟料生產線等重大項目的核準權或審批權限收歸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
??? 其次,對已經審批或在建項目嚴格進行核查。即使地方已批準但從全國角度來看布局不合理的項目,仍應制止和停建。防止高耗能行業盲目擴張,緩解能源環保壓力。
??? 再次,在重大項目的審批過程中建議啟動可行性分析的專家論證機制。
??? “行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 《21世紀》:目前我國水泥工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 張劍星:整體發展水平粗放,不符合新型工業化的要求,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生態和環境壓力大。單產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 目前水泥行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企業規模小、裝備落后、布局不合理、惡性競爭激烈等現象仍然較為普遍,勞動生產率均比較低,落后生產能力比重大,產品質量檔次低。到2008年止,落后裝備生產的熟料比例仍在全國熟料生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 另外就是集中度問題。2007年數據顯示,其他國家水泥行業集中度已經達到了80%,而我國的集中度僅為30%左右。
??? 《21世紀》:現在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仍然在蔓延,但是水泥行業的從業人員卻感到有點“興奮”。因為在經濟刺激計劃下,各項基礎建設投資的啟動,將為水泥行業首先帶來收益。在大小企業都有利可圖的市場下,該如何有效理順產能、市場、效益的關系?
??? 張劍星:從投資政策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應以改造現有企業為主,只允許現有產能在1500萬噸以上的企業(集團)擴建生產線,不再鋪新攤子,禁止小水泥企業新建生產線;
??? 其次應嚴格水泥生產許可證管理。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重新修訂水泥生產許可證發放細則,對不符合實施細則要求的企業一律不予發證。重新制定水泥熟料國家標準,提高水泥熟料強度允許的最低等級,提升水泥質量。對熟料、水泥質量不達標的企業應取消生產資格。
??? 此外,各地方政府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好本地區水泥發展專項規劃,防止盲目布局。
??? “通過聯合重組提高集中度”
??? 《21世紀》:目前水泥市場上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以企業間完全競爭、包括打價格戰的方式,理清市場,讓能力不足的企業自動退賽;另一種認為走企業間聯合重組的模式來提高集中度,比如中建材對南方水泥的整合。你怎么認為?
??? 張劍星:今天的水泥行業,企業數量已經足夠多、產量足夠大,但大而不強,企業過分分散、惡性競爭不斷加劇,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不能依靠企業自身滾動發展,而是必須通過聯合重組的道路進行。
??? 這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大型水泥企業(集團)最為有效的方式。要支持并積極推動中央水泥企業兼并重組地方國有水泥企業。加大對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鼓勵大型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等多種形式籌集資金進行兼并重組工作。
??? 對于產能規模超過2000萬噸、經營業績較好、信用較好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銀行應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支持其做強做大。
??? 《21世紀》:你建議國家進一步鼓勵和扶持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大企業還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進一步具體的扶持?
??? 張劍星:比如稅收政策上,可提高資源綜合利用退稅的標準,將水泥行業資源綜合利用率、水泥質量與退稅結合起來;在政府采購方面,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采購大型水泥企業集團產品,以提高大型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拉動其增長,促使其做大做強;在環保、能耗政策上,應提高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對于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應堅決淘汰出局。
??? 其中特別是在資源政策上,應統籌考慮資源配置的均衡,比如加強石灰石礦產資源管理和建設項目審批,對于不能采用先進開采技術、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企業,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不能整改到位的,收回其礦山開采權。
??? 《21世紀》:自2007年中國建材整合南方水泥以來,我們看到確實起到了一定的協同效應,請問在聯合上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南方水泥在2009年將有哪些動作?會不會繼續吸納部分企業進入中國建材的旗下?
??? 張劍星:在聯合重組的突破上,我們已向溫總理做過匯報,第一希望政府出臺更多鼓勵做大做強的收購兼并政策;第二希望國有及商業銀行加快并購貸款落實的速度和力度;第三,對水泥業的落后產能也需進一步淘汰。
??? 對于南方水泥來說,2009年最主要的兩個任務是繼續完善聯合重組工作、進行內部管理整合。外部的企業對我們來說,是競合關系,不過只要條件符合我們的戰略框架,也會吸納部分企業進入。
??? 然而,中國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常務副總裁張劍星卻提醒,我國水泥行業的無序狀態依然存在,需要各方理性對待。
??? 他認為,日產4000噸以上熟料生產線等重大項目的核準權或審批權限應該收歸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以避免部分地區水泥產業布局失衡。
??? “重大項目核準或審批權應收回”
??? 《21世紀》:為什么你提議由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對水泥新建項目進行總量控制,或把水泥項目核準權收回?
??? 張劍星:主要基于三點理由:第一,2003年以來,在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下,全國水泥工業產能已連續7年年平均增長超過一億噸,今年全國可生產水泥達14億噸,總量已基本滿足經濟建設的市場需求。控制水泥總量,謹慎適度投資,維護未來行業健康發展已刻不容緩。
??? 第二,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已從技術結構調整步入重組聯合、提高生產集中度的組織結構調整階段。僅2008年內我國就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20條,新增水泥熟料產能14334.4萬噸,新型干法水泥占總量比重已接近70%。水泥需求大省結構比例已經達到70%以上,西北、西南欠發達地區在建項目今年投產后也將達到70%以上。
??? 這說明以新建為主調整水泥工業技術結構的任務已在許多省份基本完成,只需少量項目對不完善的地區填平補齊,此時最需要國家政府級部門從全國的角度綜合考慮合理布局問題,而省級投資主管部門不具備省際之間的產能協調能力。
??? 第三,出于政績需要,在我國縣級市黨政部門普遍存在以新上水泥項目拉動GDP的現象。省市投資主管部門存在著發改委、經委兩頭核準項目情況,已造成部分地區水泥產業布局失衡。
??? 《21世紀》:在目前新上馬和待批項目都較多的情況下,你認為相關部門具體有哪些可行的應對措施?
??? 張劍星:首先,將日產4000噸以上熟料生產線等重大項目的核準權或審批權限收歸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
??? 其次,對已經審批或在建項目嚴格進行核查。即使地方已批準但從全國角度來看布局不合理的項目,仍應制止和停建。防止高耗能行業盲目擴張,緩解能源環保壓力。
??? 再次,在重大項目的審批過程中建議啟動可行性分析的專家論證機制。
??? “行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 《21世紀》:目前我國水泥工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 張劍星:整體發展水平粗放,不符合新型工業化的要求,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生態和環境壓力大。單產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 目前水泥行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企業規模小、裝備落后、布局不合理、惡性競爭激烈等現象仍然較為普遍,勞動生產率均比較低,落后生產能力比重大,產品質量檔次低。到2008年止,落后裝備生產的熟料比例仍在全國熟料生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 另外就是集中度問題。2007年數據顯示,其他國家水泥行業集中度已經達到了80%,而我國的集中度僅為30%左右。
??? 《21世紀》:現在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仍然在蔓延,但是水泥行業的從業人員卻感到有點“興奮”。因為在經濟刺激計劃下,各項基礎建設投資的啟動,將為水泥行業首先帶來收益。在大小企業都有利可圖的市場下,該如何有效理順產能、市場、效益的關系?
??? 張劍星:從投資政策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應以改造現有企業為主,只允許現有產能在1500萬噸以上的企業(集團)擴建生產線,不再鋪新攤子,禁止小水泥企業新建生產線;
??? 其次應嚴格水泥生產許可證管理。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重新修訂水泥生產許可證發放細則,對不符合實施細則要求的企業一律不予發證。重新制定水泥熟料國家標準,提高水泥熟料強度允許的最低等級,提升水泥質量。對熟料、水泥質量不達標的企業應取消生產資格。
??? 此外,各地方政府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好本地區水泥發展專項規劃,防止盲目布局。
??? “通過聯合重組提高集中度”
??? 《21世紀》:目前水泥市場上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以企業間完全競爭、包括打價格戰的方式,理清市場,讓能力不足的企業自動退賽;另一種認為走企業間聯合重組的模式來提高集中度,比如中建材對南方水泥的整合。你怎么認為?
??? 張劍星:今天的水泥行業,企業數量已經足夠多、產量足夠大,但大而不強,企業過分分散、惡性競爭不斷加劇,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不能依靠企業自身滾動發展,而是必須通過聯合重組的道路進行。
??? 這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大型水泥企業(集團)最為有效的方式。要支持并積極推動中央水泥企業兼并重組地方國有水泥企業。加大對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鼓勵大型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等多種形式籌集資金進行兼并重組工作。
??? 對于產能規模超過2000萬噸、經營業績較好、信用較好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銀行應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支持其做強做大。
??? 《21世紀》:你建議國家進一步鼓勵和扶持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大企業還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進一步具體的扶持?
??? 張劍星:比如稅收政策上,可提高資源綜合利用退稅的標準,將水泥行業資源綜合利用率、水泥質量與退稅結合起來;在政府采購方面,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采購大型水泥企業集團產品,以提高大型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拉動其增長,促使其做大做強;在環保、能耗政策上,應提高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對于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應堅決淘汰出局。
??? 其中特別是在資源政策上,應統籌考慮資源配置的均衡,比如加強石灰石礦產資源管理和建設項目審批,對于不能采用先進開采技術、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企業,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不能整改到位的,收回其礦山開采權。
??? 《21世紀》:自2007年中國建材整合南方水泥以來,我們看到確實起到了一定的協同效應,請問在聯合上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南方水泥在2009年將有哪些動作?會不會繼續吸納部分企業進入中國建材的旗下?
??? 張劍星:在聯合重組的突破上,我們已向溫總理做過匯報,第一希望政府出臺更多鼓勵做大做強的收購兼并政策;第二希望國有及商業銀行加快并購貸款落實的速度和力度;第三,對水泥業的落后產能也需進一步淘汰。
??? 對于南方水泥來說,2009年最主要的兩個任務是繼續完善聯合重組工作、進行內部管理整合。外部的企業對我們來說,是競合關系,不過只要條件符合我們的戰略框架,也會吸納部分企業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