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以后,A股市場繼續高歌猛進不斷創出新高,在月中觸及目標位2400點之后,受估值壓力和獲利回吐的影響出現回調。
3月仍然籠罩在金融危機之下的海外市場繼續下挫,美股甚至創出12年來的新低。海外市場這種持續低迷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也對A股市場的信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熱錢退潮
市場從年初以來最高累計上漲33.3%,在2400點附近表現出了較強的估值壓力。同時,由于部分題材股受“熱錢”推動,資金驅動現象明顯,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泡沫。一旦熱錢退潮,對市場熱點與市場情緒將形成較強的負面影響。
由于熱錢退潮,在宏觀預期不清晰的情況下,市場壓力重重。但我們依然堅持年初的判斷,今年上半年流動性充裕不變、基本面環比回暖不變。在目前階段,需要進一步觀察實體經濟的變化,從而判斷實體經濟環比回暖的程度以及持續的時間。
從去年11月以來,中小市值類股票取得了好于以滬深300為代表的大市值類股票的收益。但兩者之間的累計收益之差觸及歷史高位后,中小市值股票開始更大幅度地調整。從估值水平來看,中小市值類股票的相對估值壓力也已經觸及歷史高位,這也意味著大市值類股票的相對吸引力開始體現。
關注實體經濟變化
我們依然認為本次行情的基礎是市場對未來兩個季度實體經濟可能出現回暖變化的提前反應,在2400點的估值壓力體現出來后,市場將更關注實體經濟的環比回暖情況是否符合預期。
現階段我們建議更多的關注實體經濟的變化趨勢,尤其是信貸投放、投資拉動所展現出來的具體效果。尤其是實體經濟環比回暖過程中最先發生變化的行業,以及信貸資金首先拉動的行業、訂單變化最快的行業,目前這類行業主要是水泥、機械、基礎建設等,從這個角度看,此類行業是景氣比較確定的行業,而行業研究員跟蹤反饋的現象也能證實這些行業基本面環比回暖的跡象比較明顯,水泥、機械設備、重卡等行業景氣的變化可以看出,未來幾個月基本面依然具有支撐。
同時,流動性充裕的情況沒有改變,從開戶數、新發基金規模等指標看外圍資金進入市場的特征比較明顯,并且隨著通縮預期的緩解,回落的實際利率水平也將進一步發揮分流儲蓄資金的作用。
從中期角度看,我們認為未來市場受以下三方面的影響較大:一、海外主要經濟體政策努力的效果是否開始顯現;二、國內政策刺激的力度是否會有所加大;三、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情況能否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