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心態推動信息化 數據管理中融合企業文化
【水泥人網】創始于1907年,1993年進行股份制改造,1999年與業界領導企業集結稱戰略合作伙伴,2008年完成A股定向增發。一個超過百年的企業如今依然站在行業的前端,一直見證著其所在領域的滄桑蛻變。
華新水泥,一個經歷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企業,一個由單一的廠演變為在各地擁有近40個子公司的現代化水泥企業集團,不斷改變、不斷創新讓這家百年企業不斷充滿著生命力。華新水泥對于IT技術也一直是抱著開放態度,ZDNet至頂網的記者采訪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IT部部長劉勝時,其就指出華新水泥的信息化建設一直是開放的心態,廠商、有經驗的經銷商都會參與進來,共同促進公司的信息化建設。如今,IT應用成為支撐整個公司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數據管理應是一個系統工程
在很多傳統的重工業企業中,信息化只是一個輔助手段,而在華新水泥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職能。
在上世紀70年代,華新水泥就開始了自己的信息化歷程。“我們最開始是用電子管計算機,體積非常龐大,我們用來進行質量控制。”劉勝指出,計算機應用起步早,從最初的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等,華新水泥都經歷過。
信息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滲透于華新水泥的整個發展過程中。
隨著信息化的深入,數據量也日益龐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數據的意義。面對這個問題,劉勝說到:“數據對于企業是一種資源,這個資源經過分類、梳理,可以形成企業的知識、企業的文化。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可以為企業創造財富。”
劉勝強調,需秉承為企業服務的理念做好數據管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數據管理,使應用數據時更加科學、合理是毋庸置疑的。“數據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從前期的采集、分類,到中期的存儲,一直到后期的數據分析,這些組成一個完整的數據管理。”劉勝指出,數據管理需要更加智能,利用諸如虛擬化這些先進的手段,降低企業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