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溫型實例
某廠φ4.5m×l2.96m水泥磨為帶旋風式選粉機的圈流磨,磨尾采用扁袋式除塵器除塵。磨系統置身室內,磨房與外界的空氣對流偏弱,系統漏風量低,廢氣處理系統沒有外保溫。
生產中發現:袋除塵器進出口壓差大;出磨水泥溫度最高達170℃(設計上限為120℃);磨機進料口負壓沒有保證,時常因陣發性正壓而往外冒灰。停磨檢查發現:磨出口篦縫幾乎全部被水泥糊住;扁袋結露堵塞嚴重。系統通風阻力大,削弱了磨內的風冷作用,加之熟料入磨溫度高,天熱時磨尾中空軸高溫報警頻繁,—天之中往往只能在0點到1l點時間段開磨,其余時間因氣溫高不得不停磨冷卻。后來對袋除塵器擴容改造,嚴堵冷風漏入,改用憎水材料作濾袋,停用磨頭噴水,才通過考核驗收。其后的一次熱工測試結果:臺時產量120t/h;入磨熟料溫度110℃;磨頭靜壓—15~20Pa;停用磨頭噴水;袋除塵器入口溫度120℃,出口92℃,標況出口風量9882m3/h;出磨水泥溫度140℃,磨尾廢氣溫度127℃,風量為12480m3/h;水泥成品溫度116℃;磨尾筒體外殼120℃。生產一直靠經常換濾袋來維持。
1.2低溫型實例
T廠φ3m×llm水泥磨同樣為帶旋風式選粉機的圈流磨,采用氣箱式袋除塵器。熟料外購,入磨熟料冬季同大氣溫度相當,而夏季略高15℃,磨廢氣處理系統無外保溫層。磨房為半敞開式,室內外溫度大體相同。正常運行中廢氣排放溫度最低到18℃。冬春季節,袋除塵器經常糊袋,排風機電流由正常時的75A以上降至60A以下;磨入口皮帶機機頭罩內風速大約由0.5m/s降至0.2m/s。磨運行時檢查袋除塵器頂部殼體,發現箱室殼體溫度已同大氣溫度相當,打開氣箱上蓋,凈空氣室四壁多處見水,蓋板里側濕成一片;局部地方濾袋之間幾乎被潮濕水泥粉塵填滿;濾袋因水泥結硬極難抽出清掃;抽出濾袋后發現整條袋外表均為濕灰覆蓋,呈漿狀或結硬狀態,袋底多為硬殼;靠近外殼的濾袋因溫度低,結露堵塞更嚴重,尤以邊角為甚。
2原因分析
2.1停磨和結露
對于廢氣高溫型的N廠來說,其磨內水分主要是來自物料帶入和磨頭噴水。該廠礦渣、石膏兩者入磨平均水分為8%,則帶入磨內的水量達1.517t/h,磨頭噴水量為1.500t/h,兩項水分合計為3.017t/h。由于出磨水泥溫度高(140℃),使空氣入磨水分和水泥帶走水分相抵消,則3.017t/h水分全部投人到92℃的廢氣中。取標況下袋除塵器出口風量9882m3/h,則濕氣體含濕量為305g/m3。查表得相應的露點為75℃。如維持其它條件不變,僅作入磨噴水停用的變動,則相應的露點為59℃。按國內外通常的要求,袋除塵器露點設計值取60~70℃,兩者均大體符合要求。
在廢氣排放溫度92℃的條件下,除塵器造成結露糊袋的原因是:
停磨之初磨內尚熱,殘留水分不斷蒸發,而排風機已停,風量極低,因此極易結露。停機后全系統在降溫,袋除塵器位處最后端,本身熱容量不大。眾多廠使用的氣箱式袋除塵器相對體積大、降溫面積多,原本溫度最低加上降溫快,易達露點。另外,濾袋對氣流中的微小水滴(水霧)有全過濾的“攔截”作用,使水分在此集中析出;如果遇上從喂料到排風機全線聯鎖跳停或者停料停水時間提前量不足而排風機停機過早,磨內水分比正常停磨時多;或者噴水霧化不良,水分蒸發滯后,均將使結露加劇。尤其是冬天,降溫快、降幅大,到露點之下就析出水分。設露點為80℃,標況下飽和含濕量為716g/m3干氣,降至10℃時為9.8g/m3干氣,其析出水量約為706g/m3干氣,而降至60℃時飽和含濕量為196g/m3干氣,降至30℃為35.1g/m3干氣,即降溫越多,析水越徹底。因此,對于沒有外保溫層的袋除塵器,冬季結露特別敏感。停磨久,開磨后的升溫期脫離露點有—個過程,如遇操作不當,濾袋結露在開磨初期仍有可能。
停磨降溫對結露的影響可以通過入磨總水量、通風量、溫度來粗算粗估,但做到詳細準確比較困難,因為蒸發滯后的水量難以確定,只能由經驗積累得操作要領。
綜上所述,停磨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低溫廢氣型同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