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各個工業領域對機械設備產品往往在高參數(如高溫、高壓、高速)、高度自動化和惡劣的工況條件下運行,這就必然對設備結構強度、機件表面的耐磨、耐蝕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各種復雜交變工作應力的作用之下,機械設備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勞破壞(如金屬結構裂紋或斷裂)與機件磨損也在所難免,造成了設備的定期報廢,甚至提前退役。
隨著焊接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廣泛應用,適用于各種機械設備的維護、修復和支持設備關鍵零部件的“全壽命設計”的“復合雙金屬”耐磨工件焊制等的“保養焊接”應運而生。
采用保養焊接,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也可以通過結構補強、恢復工件幾何尺寸和表面改性(硬化)處理來修復已經報廢的機械設備,經過保養焊接或者修復后的機械設備使用性能甚至可以優于全新設備,其性價比非常高,大大降低了生產設備成本的投入,給生產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十分顯著的。
采用保養焊接方法的突出優點是在很多情況下可以進行“在線修復”,減少了大型設備拆裝的麻煩,節省了檢修時間,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停產損失,經濟效益是非常顯著的。
保養焊接適用于石油化工、電站鍋爐、冶金建材、礦山機械等各行各業,技術側重點為焊接變形控制、無損檢驗、設備結構修復和金屬表面涂敷材料及工藝等關鍵問題:
1、“復合雙金屬”耐磨工件
眾所周知,所有的物體都不可避免與環境相接觸,而與環境真正接觸的是物體的表面。如各種機械設備,它們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腐蝕與磨損。
所有這些都首先會使工件表面發生破壞或失效,進而引起整個工件的破壞或失效。
有資料統計,在各種機械設備產品的過早失效破壞中,約有70%是由腐蝕和磨損造成的。因此,表面是防止設備失效的第一道防線。
磨損是發生在做相對運動的相互作用的材料表面上的一種復雜現象,是由相互作用材料的自身性質、工作環境、應力條件及其相對運動形式所決定并產生的。
磨損的誘發原因大致分為機械行為和化學行為兩大類,因而將常見的磨損分類為粘著磨損、浸蝕磨損和磨粒磨損等三種形式。
在電站、建材及水泥行業里,機械設備工件的磨粒磨損是主要失效機制。
為了解決機械設備在服役中往往因為局部或者某個部件的損耗而失效而影響了整機的使用壽命,采用“全壽命設計”的理念,預制“復合雙金屬”耐磨工件已是常用的辦法,現日益廣泛地獲得推廣應用的復合雙金屬耐磨鋼板就是典范,這也是“保養焊接”的主要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