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推進,純而又純的國有獨資企業日益減少,混合所有制比重日益加大。混合所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企改革發展的獨特模式,形成我國獨特的融合經濟。
同時,在市場化過程中,國企接受了資本市場的改造,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
中國建材集團能夠快速健康發展,成為世界五百強,宏觀上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和行業結構調整的大環境。
從企業自身來講,主要是抓住了中國經濟市場化的大勢,按照市場規律經營和發展企業,深入推進內部改革,開辟了一條央企市場化經營的新路,我們總結為“央企市營”模式。
“央企市營”模式,是在堅持央企國有企業屬性的同時,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主要包含五個方面的核心內容:
一是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股份制,即產權多元化。不管央企還是民企,單一產權都有問題,最終都要走向公眾化,企業交由社會精英來管理,這是殊途同歸,是企業現代化、公司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目前,中國建材大約600億元的凈資產支撐著3000億元的總資產。其中,600億元凈資產中,只有200億元是國資委所有者權益,400億元是小股東權益。這種結構符合國資委講的,用一定資本金吸引社會大量資金進行發展的思路。
中國建材有一個“七三”規則,國藥也在實行,就是收購企業時,給民營企業所有者留下30%的股份。過去,他們即使100%占有股份,但不一定盈利,因為他們沒有市場控制力。現在,雖然只占30%,但因有了市場控制力,跟著央企“坐車”,獲得很多效益。
對于中國建材來講,不止是效益的問題,是想把一部分市場機制保留在企業,因為單一產權的國有企業是有一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