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在北京舉行,年會以新政肇始與經濟破局為主題,和訊網全程直播。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表示,今天國有企業的競爭力是來源于市場。
以下為演講實錄:
宋志平:堅持和完善經濟體制,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關于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們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我們以前講的混合經濟是由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混合起來的一種經濟形態。但是,我們講混合所有制精神是指企業自身有兩種身份,就是國有和民營的交叉,而且把這部分作為我們下一步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國家在改革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方式,但是同時也是我們的領導人和我們的高層的智慧。為什么我這么說呢?過去我們覺得國有企業談什么呢?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含有什么呢?國有絕對控股和國有相對控股企業,國有之外是民營企業,現在我們推出來混合所有制企業,又推出來一個新的形態,這個是在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間,量變都有投資。把這樣一個企業拿出來,建立一個經濟的形態存在,我覺得至關重要。國有企業現在基本上進入了市場,國有企業這幾年有了市場管理,來源是什么?來源于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和社會體系進入到國有企業,參與到國有企業的改革。所以,國有企業才有今天的競爭力,今天國有企業的競爭力是來源于市場。所以,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同時,在混合所有制里面員工可以持股,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過去員工能不能持股,一會兒能持股,一會兒又要清理。現在應該說在混合所有制經濟里面,員工可以持股,那么混合所有制經濟我覺得現在我們幾乎所有的國有上市公司都是混合所有制,我們的合資企業也是混合所有制,我們的民營企業也是混合所有制經濟,這就顯示民間資本進入到國有企業參與改革也是符合經濟發展的。我們就要把各種要素都用于企業的發展中來,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我們講是非此即彼,現在我們是一個混合所有制的形態,這樣民營企業非公有資本控股的國有資本,就是民營企業控股的,國有企業參與的這種經濟形勢。我覺得我們深入的解讀,我們心里非常高興,其實我們現在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占了多少,大約60%,都超過50%。所以,今天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上市,民營資本的合作都成了一個混合的整體。我覺得三中全會把這些問題高度的融合,我覺得這打開了一條道路。